中國日報電,非盈利國有企業改革將提速,以釋放潛力,避免受到學校、醫院等非盈利單位的牽制,提升行業利潤。
11月4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行政會議,會后公告表示,決定加速“僵尸”國企改革,促進市場主導的資源配置。
會議表示要支持國企甩掉“歷史負擔”。這個詞常被用來描述國企的非盈利單位,比如學校和醫院,這些是計劃經濟時代超級行業巨頭的常見配套單位 。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九月份,中國主要的工業企業盈利降低了0.1個百分點,低于八月份的8.8%。
國有企業前九個月盈利降低24.4%,同期民營企業盈利上升7.1%。
會后的公告表示,關鍵時刻,“努力穩定行業增長,重視結構,提高效率”,這是創造就業維持增長的關鍵一步。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咨詢部部長張春曉稱,中國政府此舉的目標就是保障國有資產,改善效率。
他表示,所謂“僵尸企業”就是指不盈利企業。
他指出,這可能是由于負債,管理不善或產能過剩等。
僵尸企業還可能是企業剝離上市后的無法盈利的部分。
2010年建立的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China Reform Holdings Corp Ltd)是國家管理國有資產的平臺企業。
他表示,此類公司還會繼續增多。
在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以提高活力,管控風險。
(譯者:劉傳坤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