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1月25日電(記者 鐘南) 一帶一路倡議要幫助中國公司提升與中東歐國家間的商業往來。
這些企業尋求在這些歐洲國家建立高質量制造設施,基礎設施項目及研發中心——以期獲得高利潤市場立足點。
一帶一路倡議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3年提出,旨在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該計劃要建立一個聯結6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44億人的貿易和基礎設施網絡。
這其中許多機會來自于中東歐國家不斷增長的更新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項目的需求。
這在快速增長的捷克共和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等市場尤其典型。
商務部歐洲司周小燕說:“中國對這些快速增長的市場越來越開放。”
該計劃想要促進各項目國家的發展的同時融入特定區域經濟。
12月,中國,塞爾維亞,匈牙利和馬其頓協商修建陸海快線,連通希臘港口和匈牙利內陸,加速中國和歐洲的交通聯運。中國山東省的白電品牌海爾集團希望通過擴大產品線,覆蓋消費產品和能源管理系統產品,提升在中東歐的銷售。
海爾在歐洲有500名雇員,海爾歐洲公司首席執行官揚尼克·菲爾靈(Yannick Fierling)表示,中東歐市場對公司有戰略意義。這些市場很成熟,只喜愛西歐和美國的高端白電品牌,這促使海爾更加具有創新性和競爭力。
“一帶一路勢頭越來越迅猛,我們在中東歐將能夠擴大到消費型產品和能源管理系統,如太陽能,家熱泵等。”
(譯者:劉傳坤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