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濤(右)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國別主任戈門(左)簽約
今天上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海陽市人民政府合作簽約儀式暨海陽城市形象推介會在北京舉行。海陽市政府先后分別與聯合國開發署、中興通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和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推動海陽城市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海陽市委書記李波,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助理國別主任戈門,海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劉宏濤,中興通訊公司副總裁常金蕓先后致辭,海陽市政府副市長王曉燕主持活動并進行城市形象推介。
會上,海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劉宏濤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助理國別主任戈門簽署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聯合國開發署將為海陽市帶來全球前沿視野和國際領先的發展經驗,找準國家和地方發展方案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契合點,幫助海陽市確認優先發展領域,將可持續發展目標包含進地方工作計劃,促進海陽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范例。
隨后,海陽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吳德柱與中興通訊政企網山東總經理曾祥峰簽署了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市場驅動、政策支持的基礎上,以智慧城市合作為重點,通過PPP等模式,合作運營智慧城市項目,最終完成智慧旅游、園區、教育、醫療、社區、數字城管、交通等多模塊數據共享、互聯互通的綜合性智慧城市目標,拉動城市智慧化經濟高速增長。后期將積極拓展健康養老、物流、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初步形成服務民生和政務管理、有海陽特色的智慧城市綜合體系。
兩大合作協議簽署后,海陽市政府副市長王曉燕進行了城市形象推介,對海陽的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產業基礎和載體服務等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并發布旅游度假、養老養生等產業信息。
海陽市委書記李波致辭
對于兩大合作協議的分別簽署,海陽市委書記李波表示,海陽目前正處于經濟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重點是要實現城市持久的、均衡的、可持續性的發展,而建設智慧城市是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融合發展、推動轉方式調結構、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路徑。此次與聯合國開發署和中興通訊合作關系的建立,就是基于各方在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目標是一致的。通過合作,不僅能有效擴大海陽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且對于改善城市公共服務、方便群眾生產生活、提高居民幸福指數,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必將起到重要作用。
會后,海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市長劉宏濤接受了記者采訪。劉宏濤表示,此次合作可以為海陽帶來全球前沿視野和國際領先的發展經驗,找準國家和地方發展方案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契合點,幫助海陽確認優先發展領域,促進海陽市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并成為可持續性發展的范例。
海陽市位于膠東半島南端,擁有230公里的海岸線,居于煙臺、青島、威海三市的中心地帶,是國務院確定的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有“東方夏威夷”之美譽。近年來,海陽市以打造煙臺南部重要經濟增長極和在山東省實現趕超發展為目標,加快構筑以老城區、經濟開發區、旅游度假區為主體,臨港核電裝備制造工業園區、丁字灣亞沙文化旅游產業集聚區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布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