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欣說阿麥·穆加貝學校的學生們非常喜歡學習普通話。圖:《中國日報》
中國日報12月2日電 (記者 李連星 )中國在津巴布韋的漢語老師郝欣說,漢語正在津巴布韋的基礎教育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能夠促進中津文化交流和理解。
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市的阿麥穆加貝學校,來自中國的兩名老師正在教學校128名學生學習普通話。這些學生從學前班到七年級不等。
其中一位老師郝欣(音)說,漢語越來越流行。
格蕾絲?穆加貝是津巴布韋第一夫人,也是這所學校的主人。2007年她發現中津兩國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決定去學漢語。2011年她在中國人民大學拿到漢語學士學位。在北京學習期間,她了解了許多中國文化,甚至學習了中國傳統樂器。
認識到兩國文化交流的需要,格蕾絲?穆加貝提議中國政府派人去她的學校教授漢語。
該中學校長帕特里克?奇坦博說,漢語對學生們的將來非常有用,因為隨著兩國聯系的加強,許多雙邊項目都需要漢語。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去中國,自小學開始學習漢語將是他們的一大優勢,”他說,“當結束中文課程,他們將擁有扎實的理論功底,以便向更高的學歷進步,甚至將來去中國留學”
郝欣還說,津巴布韋的學生對學習中文充滿激情。
“課堂上他們非常活躍,”她說。
“通過學習漢語,兩國可以減少誤解,增進合作?!?/p>
“對許多學生來說,中國曾經是個陌生的字眼,但學習漢語之后,他們積累了對中國相當的了解和理解,拉近了與中國文化的距離,”她補充道。
(譯者:劉傳坤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