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訊(記者 胡碩)1月13日,華夏幸福基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布2015年1-12月經營情況簡報,期內公司實現銷售723.53億元,同比去年大幅上漲41.17%。在產業新城開發建設方面,華夏幸福共實現包含產業服務收入在內的產業新城開發建設收入為593.67億元,比去年同期上漲37.79%,增速相比2014年實現大幅提升。其他收入方面,物業、酒店等城市運營配套收入9.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達41.57%。產業新城核心及配套業務收入顯現出穩定和充裕的態勢。
作為一家以產業新城為主業的上市企業,華夏幸福擁有獨一無二的產業新城模式,享有“以企業服務為核心”的平臺生態系統的無限想象空間,此外輕資產屬性的產業發展業務較傳統地產業務具有更強的盈利性和成長性。
京南、京東區域大增長 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利好堅實顯現
益于北京新機場開工建設帶來的城南大發展機遇以及通州行政副中心定位確立帶來的京東大發展機遇,公司產業新城新區域拓展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規劃高度重合,將最大限度受益京津冀協同發展政策加速落地。
異地擴充成績斐然
除了公司傳統的京津冀區域業務之外,公司正在積極進行業務結構的升級,公司近期動作頻繁,前瞻性布局“長江經濟帶”戰略區域,公司于2013年簽約的嘉善園區也進入加速發展階段,公司異地復制的成果顯著,長江經濟帶大有作為。此外,公司積極布局“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區域,與印尼AS公司、韓國文化產業振興院進行合作,實現了產業新城的海外拓展,全球化戰略布局初步顯現。而且頻頻與產業龍頭合作入園,產業服務能力進一步加強。
多元化方式促進產業升級發展,全球化戰略布局初步拓展
通過戰略合作和創投孵化等模式實現產業聯盟進一步拓展,支持助力公司產業新城發展,2015年實現園區結算回款額98.3億元,較上年增長29.63%。同時,公司與近20家高校、企業、研究機構進行戰略合作,在航空航天、互聯網金融、創新孵化、衛星通信、VR產業、智慧交通等領域實現強強聯合,公司產業聯盟快速復制,為公司新城發展提供持續動力。此外,通過創投孵化模式發展產業集群,公司收購蘇州火炬創新創業孵化管理有限公司,并參股多個創業投資基金,產業發展能力大幅增強。
在增長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背景下,華夏幸福復合式的業務模式和增長路徑,為中國經濟和企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一條可供參考與嘗試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