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11月1日,江蘇南京的一個港口。 圖片來源:IC |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2015年第四季度中國“雙軌經濟”GDP增速放緩,同比增長6.8%,全年經濟增長6.9%,基本達到中國政府定下的7%的目標,這也與我們的預期相符。
中國經濟增長仍然呈現出兩面性。商品房在建數量下骨和出口勢頭減緩繼續扼制工業,特別是重工業的生產與價格。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第四季度第二產業附加值實際增長6.1%。不過,我們認為,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度工業實際增長率比實際要高。通過對工業總產值自下而上的計算,我們估測,第四季度第二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
然而,在工資穩定增長的情況下,消費保持強勁增長。第四季度中國家庭平均收入同比增長7.1%,全年個人消費增長7.2%,有力支持了輕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與重工業相比,輕工業和服務業的定價權遠遠要強。第四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保持平穩,名義增長11.9%,支撐了6.0%的名義GDP增長率。
隨著服務業名義GDP增長率以前所未有的優勢超過第二產業,2015年第三產業總值占GDP的比重猛漲2.5個百分點,達到50.5%。雖然這表明經濟結構調整取得實質性成果,但在某種程度上,這是由于產能過剩行業的不少企業對價格信號應對不足,而導致產出價格面臨嚴重的下行壓力,減少了大力推進改革的要求。
消費和服務業的強勁增長對決策者來說至關重要,這能幫助他們有效緩解勞動力市場的壓力。
上述月度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整體的兩面性一直持續到2015年底;盡管近期股市動蕩,但并無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將進一步大幅放緩,遠超之前的預期。12月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平穩,比上年同期名義增長10.2%,工業增加值實際增長率從11月的6.2%下降至12月的5.9%。與此同時,實際零售額同比增長11.5%,經銷商汽車進貨量同比增長18.3%。
我們預測這些趨勢在2016年仍將繼續,而房地產市場的拖累以及相對的消費增長強勁,中國經濟增長仍然會進一步放緩。話雖如此,我們預計,隨著工資增加平穩,2016年的消費支出增長減緩,而仍然存在的風險是,工業疲軟對消費和經濟整體增長的影響加大。
在此情形下,中國政府會進一步采取措施,確保GDP 增長率不會偏離6.5%的預期目標太多。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國政府有望再度降息,會多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然而,由于信貸刺激經濟增長的空間越來越小,預計官方財政政策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較高的赤字率和更多的政府債券上。
關于作者:
高路易:牛津經濟研究院亞洲經濟研究主任
(編譯:王怡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