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莫里斯 Harvey Morris (英國)
習近平主席對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埃及的國事訪問標志著中國將會更大程度地參與到飽受戰爭和政治動蕩影響的中東地區事務中來。
一直以來,中國對涉足類似中東等地的地區政治問題上十分謹慎,中東也并不在中國直接影響范圍之內。而且中國在聯合國及其它場合一直堅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立場。
然而,面對敘利亞內戰帶來的不穩定局勢以及“伊斯蘭國(ISIS)”的崛起,中國已經在嘗試走到前線為解決國際沖突而努力。
2015年12月中旬,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專門飛往紐約,參加對聯合國安理會所支持的敘利亞和平路線圖的磋商,大國達成罕見一致,贊成安理會的決議。
在安理會上發言中,王毅表示,敘利亞沖突破壞了一個“古老文明”,大量平民無家可歸,令人十分嘆惜。他表示,更為糟糕的是,敘利亞成為極端思想滋長的溫床和恐怖分子的樂園,對該地區以及世界的和平與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此番言論表明即便中國也不能免遭中東動亂的影響。2015年11月,習主席首次公開提及“伊斯蘭國”,強烈譴責該組織殺害中國人質樊京輝的惡行。
習近平出席在馬尼拉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講話中說,“恐怖主義是人類的公敵。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堅決打擊任何挑戰人類文明底線的暴恐犯罪活動。”
在今年1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與訪華的英國外交大臣菲利普·哈蒙德會談后發表的聯合聲明中, 中國闡明了對敘利亞問題的立場。中英雙方同意“共同推進反恐和政治解決進程。兩國均面臨恐怖主義威脅,在打擊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所有恐怖主義組織方面有著共同利益。”
繼美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之后,習近平主席此次對中東地區的訪問顯示出中國已經就參與該地區高級別外交努力做好了準備。
習近平對埃及的訪問在意料之中。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自2014年12月以來兩次訪問中國,并在訪問期間達成了一系列經濟協議。
習近平對沙特阿拉伯以及伊朗的訪問將備受矚目。沙特和伊朗是中東地區的兩大敏感勢力。
各方都期待,在共同打擊“伊斯蘭國”的關鍵時刻,習近平主席的訪問能夠緩和這兩個國家的緊張關系。
去年12月王毅部長向安理會保證,“中國沒有也不會在敘利亞問題上尋求私利”。而一個和平與穩定的中東才是對中國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