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初,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在新西蘭奧克蘭市簽署,共包含12個亞太經貿合作組織(APEC)成員國(澳大利亞、文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新加坡、越南和美國)。TPP是美國主導下的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之一,其成員國的經濟產量占世界經濟總產量的40%。
雖然所有參與談判的成員國都已簽署TPP,但是該協定仍需得到各成員國的批準。由于各成員國的立法機關將詳細審查該協定,因此批準工作需要幾年才能完成。
TPP的實施將對亞太地區產生重大影響,其中,部分影響對中國而言尤為重要。所有TPP成員國均為APEC成員國,此外,其他APEC成員國,例如菲律賓、泰國、韓國和哥倫比亞,也表達了加入TPP的愿望。
如果大部分APEC成員國均決定簽署該協定,那么TPP很可能孤立其他未簽署該協定的成員國,特別是中國。這是因為大部分APEC成員國將遵守TPP的貿易規則,且APEC成員國將依照這些規則進行商業往來。這一由美國主導的貿易伙伴關系有著許許多多截然不同的規則與標準,因此,中國僅作為APEC成員國而非TPP成員國,在與TPP成員國進行商業往來時,很可能遇到一系列問題。
TPP正努力達成比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全球大多數自由貿易協定(FTA)更高的貿易標準。它的實施也需要成員國改變各自國內諸多領域的政策,包括質量標準、知識產權規則、政府采購法律以及與勞工、投資和環境相關的法律。
盡管存在諸多挑戰,TPP也會給許多國家帶來機遇,改革現有政策。加入TPP有助于中國改革國內諸多規則,建立市場化程度更高的貿易與商業體系——這與中國2001年加入WTO獲得的機遇相似。在這一點上,TPP能幫助中國迎來國內改革的第二階段。
但在另一方面,TPP有可能對中國構成更大挑戰。它包含美國及其多個政治同盟與伙伴。奧巴馬政府把TPP作為頭等大事,因而美國在談判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該貿易協定與奧巴馬政府希望美國在亞太地區扮演重要角色的戰略重點相契合。實際上,美國已明確表明,它希望通過推動TPP來確保美國能制定亞太地區的貿易規則,如此一來,是否加入TPP就讓中國頗為不安。
除了是由美國主導的協定,TPP還包含日本、越南、文萊和馬來西亞等國,它們與中國的政治關系緊張且與中國在中國東海和南海存在領土爭端。這使得TPP成為中國更大的政治挑戰。
那么,中國有哪些選擇呢?一種選擇是,快速達成由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及東盟(ASAN)成員國共同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RCEP)的談判。但是,RCEP可能不如TPP那么野心勃勃。許多同時也是TPP成員國的RCEP成員國,很可能看到TPP帶來的更多經濟收益,這樣從長遠來看,RCEP將變得無足輕重。
或許對中國來說,更好的選擇是加強RCEP與TPP的契合點,并實現當日提議,達成亞太自由貿易協定(FTAAP)。但是,FTAAP必須有與TPP相當的雄心壯志,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選擇。否則,更多區域內經濟體將加入美國主導下的TPP,這將給中國帶來戰略上的復雜性。
關于作者:
阿米坦都?帕里特( Amitendu Palit)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亞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兼研究主管(貿易與經濟政策)
(編譯:王怡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