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5月5日,李克強總理和智利總統米歇爾·巴切萊特在圣地亞哥總統府拉莫內達宮向媒體揮手致意。 |
全球化進程并非放緩,而是正在轉型。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近日發布的報告《數字全球化:一個全球流動的新時代》指出,數據流動產生了比全球貨物貿易更多的價值。
當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相連,在過去的十年中,跨境帶寬使用增加了45倍。19世紀的火車軌道使移居變得可能,使五大洲廣泛相連,而如今社會中縱橫交錯的光纖電纜就像是它的現代翻版。
如今,90%的網絡流量通過這些連接五大洲的海底光纜流通,有了這些“現代高速路”,人們幾乎能實時溝通。過去的25年中,跨大洋及沿海地區已建成大規模光纖電纜網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
但是,若觀察一下這些光纖電纜的世界布局圖,就能發現一個不正常的現象。盡管光纖電纜覆蓋了世界大部分地區,但卻沒有一條光纜直接連接亞洲與南美洲(也就是拉丁美洲)。過去十五年來,亞洲與拉丁美洲之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激增,其中中國在兩洲往來中占主要地位,有著價值5千億美元,即將近一半的交易額。
諷刺的是,拉丁美洲國家和中國的互聯網通信需要途經北美洲。而如今南南經濟交流勝過南北經濟交流,因此這樣的狀況需要改變。
智利交通通信部副部長彼德羅·維查拉夫(Pedro Huichalaf)近期訪問中國,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確定雙方將開始研究建設跨太平洋光纜項目的可行性,光纜將連接中國與智利,也許會從青島連接至瓦爾帕萊索(Valparaíso)。
智利是拉丁美洲互聯網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互聯網普及率超過70%,手機普及率為127%),是該地區當之無愧的數字中樞。
中國自身也正在從世界工廠,逐漸轉變為數據流動中樞,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推動者。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連通性指數(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s Connected Index)世界排名中,中國已由幾年前的25名,上升到第七名,正適合推動這樣宏偉的項目。該項目將需要鋪設1.9萬千米的跨太平洋光纖電纜。
當前大宗商品超級周期的結束和貨物貿易趨平使跨太平洋貿易普遍低迷(全球貨物貿易占世界GDP的份額,由2007年的26.6%下降到了2014年的24.6%),而這個項目則將給亞洲和拉丁美洲的聯系帶來必要動力。中國越發重視創新和服務,將其作為經濟引擎,拉丁美洲國家在自身發展的道路上,也應謹記優先發展創新和服務的意義。
中國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均體現了中國同發展中國家合作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決心。高速公路、鐵路及航線至今仍是其最初的項目計劃核心所在。但與實體基礎設施建設同樣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考慮到全球化新階段的要求,當前跨境數據流動是主要動力,應建設數字基礎設施為其服務。
中國與智利間的跨太平洋光纖電纜使亞洲和拉丁美洲相連,將會大力促進太平洋兩岸的經濟增長與發展。
關于作者
賀喬治(Jorge Heine)先生系智利駐華大使。
(編譯:沈翼飛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