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7日電(記者 辛志明)3月6日,發改會主任徐紹史稱,化解鋼鐵、煤炭業的過剩產能不會造成第二次下崗潮。
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徐紹史稱,中國經濟有更大韌性,能夠創造更多崗位吸收下崗工人。。
徐紹史說:“我們將加大力度化解過剩產能。”他還援引了河北省和黑龍江省的例子,稱這兩省“在推動企業重組的同時仍然保持了社會的穩定”。
徐紹史稱,中國鋼鐵業產能將在5年之內減少1至1.5億噸,煤炭業產能將在3到5年內減少5億噸、再重組5億噸。
研究學者估計,在未來兩到三年內,如果鋼鐵、煤炭和水泥業等定向產業的產能在現有基礎上減少30%,那么將會有300萬工人下崗。
徐紹史表示,化解過剩產能不會引起第二次下崗潮。
20世紀90年代實行的國有企業重組曾導致數千萬人下崗失業。
徐紹史稱,中國如今的經濟規模巨大,能夠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吸收失業人員。經濟結構的優化加大了第三產業占國民經濟的份額,也將有利于吸收下崗人員。第三產業,如金融機構、學校和餐飲業,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通常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
此外,由于中國為鼓勵創業出臺了優惠政策,大量新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也將提供更多工作崗位,促進跨地區的勞動力流動。網絡在線招聘會也將幫助下崗人員找到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稱,國家將撥出1000元用于緩解失業對家庭和社會造成的沖擊。
徐紹史表示,中國化解過剩產將促使更多國家參與“一帶一路”計劃。其中一部分國家正在實行工業化和城市化,需要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結構升級。中國企業正好可以助其一臂之力。
(編譯:牛歡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