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8日電 (記者 孟婧、王卓瓊)十三五規劃(2016-20)綱要草案表明中央政府將大力發展網絡經濟,因此互聯網驅動的創新將在促進中國經濟增長中扮演起重要角色。
盡管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迅速發展已是應用互聯網技術擴大國內消費的完美范例,但一些雄心勃勃的參與者認為在所謂的“互聯網+”戰略成功顛覆零售業之后,網絡經濟仍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最近宣布,它想為傳統零售商提供系列更為廣泛的服務,擴展它們在數字時代的商業前景。
新愿景
“零售商要拋棄電子商務僅是另一種銷售渠道的舊觀念。”阿里巴巴集團執行總裁張勇于3月1日在杭州公司總部說。他還說,阿里巴巴憑借強大的技術能力和龐大的消費者數據庫,能為零售商提供很多優勢。
“我們想幫助零售商打破線上線下之間產品、服務和會員身份等信息壁壘。”他說。
很多零售商線上銷售系統和線下銷售系統是截然分開的,需要兩套不同的品牌推廣、定價、庫存和會員管理方式。張說,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消費者要能夠得到相同的產品、服務和購物體驗,這點非常重要。
例如,如果消費者從優衣庫網店買了一條褲子,他們可以選擇去最近的商店取貨,需要的話甚至還可以在商店修改褲長。更進一步,如果消費者有這家連鎖店可以打折的會員卡,那他們在其網店購物的時候也能使用這個折扣。
數年的激烈競爭之后,電子商務平臺和實體企業終于握手言和,從線上到線下的業務日趨發展。正是在這種潮流之中,阿里巴巴提出要幫助品牌建立“無縫連接全渠道購物體驗”。
2015年,中國最大電子零售商之一蘇寧電器的收益增長很大部分就是擁抱互聯網后由在線銷售增長帶動的。
蘇寧去年與阿里巴巴合作,為消費者在天貓購買的產品提供店內售后服務。2015年蘇寧營收幾乎達到1360億元(200億美元),比上一年度增長了24%。
蘇寧副董事長孫為民說,這次與阿里巴巴合作過程相當復雜,因為服務將在線交易平臺和一個龐大的零售系統連接起來。他說,根據雙方平臺的大數據尋找貨源進行采購,促使更多供應商開發更面向消費者的產品。
為了不在這場從線上到線下的競爭中落后,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京東最近宣布了在農村地區建造實體商店的計劃。
電商領導者
去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根據跨國咨詢機構弗雷斯特研究公司(Forrester Research)統計預期,該市場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在2020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
資訊供應商SAP Hybris快速增長市場和營銷創新部門的全球主管尼古拉斯·康士波勒斯(Nicholas Kontopoulos)說,在當今的“數字”時代生存發展,零售商必須借助科技,創造消費者能與其關聯的產品。
“消費者的預期一直是,也將繼續是全渠道策略發展的催化劑。最近一項SAP調查顯示,86%受訪者認為有了全渠道之后,消費者期望有所上升。”他說。
“通過收集利用全渠道數據,零售商和企業現在不僅有機會迎合消費者期望,還有機會搶占先機,超越消費者期望。”
(編譯:張彤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