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爛蘋果”
來自壹基金的李勁解釋:“在慈善行業,總是一個爛蘋果,糟蹋一整籮。違法行為危害了整個行業,因此,加強監督,讓普通大眾更熱心于慈善顯得尤為重要。”
闞珂解釋,該立法提案著力于促進慈善行業的發展,提高公眾意識,鼓勵更多人捐款。
他還說:“過去幾年間,捐款總額達到了1000億元。這聽起來很多,實際上卻并非一筆大數目。”
倫敦慈善援助基金會于2015年11月發布了全球捐款指數,該指數顯示,中國人不太樂意捐款給慈善機構,也不愿意做志愿服務工作。在145個國家及地區參與的調查名單中,中國竟排名倒數,僅僅位于布隆迪之前。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于,公眾對慈善意識的缺乏以及對慈善機構的不信任。我們希望新慈善法能夠有系統地管理慈善機構的建立、運營及捐贈途徑。慈善行業管理體制越加嚴謹,我們才會收到越多的慈善捐款。”闞珂說道。
全國政協委員、東華三院前任董事會成員方黃吉雯(Fung Danlai)表示:“正如許多國際非政府機構幫助他們國家的困難人群那樣,中國非政府部門在本國的力量同樣不可小覷。因此,慈善機構應該為幫助弱勢群體發揮其重大作用。”
“香港東華三院已有150年的歷史,它是香港歷史最久遠及最大的慈善機構。在香港,每一個家庭都受到過來自東華醫院的援助。這才是一個非盈利機構該做的事情;這樣的慈善組織才是政府的得力助手,助人于危難之中。”她說道。
方黃吉雯還表示,中國內地的社會機構需要提高管理透明度和補充資金,建立一個全面的法律框架是重中之重。她提出:“慈善機構和相關人員應該遵循法律。新慈善法必須準確起草。慈善機構應該得到科學管理,這樣,它們才會妥善使用善款幫助有需要的人。”
闞珂在人大會議上指出,想加入慈善行業的個人及機構因繁冗的登記手續望而卻步。最新起草的慈善法明確規定要簡除煩苛,簡化慈善機構登記手續。與此同時,慈善法草案同樣也包含了慈善機構稅收優惠政策,慈善機構也將受到更嚴格的監管。
“這是件好事情。畢竟,善款不屬于慈善機構,慈善機構也不能私自挪用善款。并且,公眾有權利知曉善款是否得到妥善使用。”他說。
中國慈善總會成員李玉林指出,新慈善法將對慈善部門簡政放權。“現在,所有社會組織都要求在民政部門登記,也需要在某個相關政府部門進行登記,而這個政府部門就是社會組織的監督部門。這樣看來,程序如此繁雜。然而,福音降臨:新慈善法將改變這一繁瑣的程序。
壹基金成員李勁堅信,此項新慈善法將給予慈善機構更大的自主權。他說道:“慈善立法是個特大喜訊,是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一座里程碑。草案詳細闡述了慈善機構和募捐個人允許就管理成本協商協議。”
按照當前的慈善法來看,個人募捐管理成本,包括員工工資在內,達不到年度募捐善款總額的10%。新慈善法有可能準許慈善機構和募捐者達成雙邊協議,即多少比重的善款能夠用來支付員工薪水及其它開銷。
海外關注
此次立法提案備受海外關注。
“新慈善法的起草是社會良性發展的體現。此次立法提案力圖建立慈善文化,保障慈善機構、募捐者、志愿者、受益人及慈善行業工作人員的權利和利益,”救助兒童會中國項目國家首席代表麥格蕾女士(Pia MacRae)在給中國日報發的一封郵件中寫道。
麥格蕾女士強調,對慈善行業進行有效監管可以樹立公眾威信:“我們對新慈善法最大的的期盼是,在確保慈善行業管理合理、體制透明的同時,只要人們能夠認可慈善事業并鼓勵慈善事業的發展,那么新慈善法將會是中國慈善行業蓬勃發展的催化劑。
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亞太地區全球慈善董事長戴安娜?崔(Diana Tsui)表示,此項法案將加大透明和監管力度。“實力強、信譽好的非政府組織必須兌現捐款承諾。隨著新慈善法的落實,民間組織將更加透明負責,實實在在地為慈善事業做貢獻,”她在寫給中國日報的郵件中寫道。
慈善行業專業人士一直在為新慈善法的實施進行爭論,且許多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已提交有關新慈善法的議案及建議,壹基金的李勁表示落實新慈善法僅僅是慈善事業發展的第一步,慈善事業發展同樣需要慈善機構盡職盡責。
“如何依據草案中的條款開展慈善活動,如何修訂過時的管理制度,這些都是尚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因此,為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法,我們得繼續研討這些問題,”李勁說。
(譯者:蘭欣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