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首相官邸向記者發表講話,安倍表示,希望新任經濟財政大臣石原伸晃,繼續推行政府的結構性改革政策。
3月7日,在東京一研討會上,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指出,利率負增長將降低借貸成本,刺激企業加大投資力度,能有力推動經濟發展。
然而,實際情況相反。
盡管安倍經濟學小有成效,譬如企業利潤創下新高,就業率增至近25年的最高點,日本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40多萬億日元(約合29000億美元),但是日本企業并沒有加薪或在境內大量投資,反而都在回購自家股票。據湯森路透數據顯示,僅2月一個月,企業共低價回購93億美元的股份,創下自2010年11月以來的新高。
在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的驅動下,日本投資者轉而在海外購買債券,導致日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僅為-0.1%。
消費前景依然不容樂觀。
央行希望以加薪帶動消費,計劃將通貨膨脹率提高至2%。
但去年扣除價格變動后的工資水平下降了0.9%,這已是連續第四次下滑。
經濟領域日益增長的不確定性打消了日本企業大幅加薪的意愿,而薪資的上漲是推動消費支出的關鍵所在。
盡管每年春季,雇主與工會都會討論加薪的問題,然而今年,日本金融業各公會將放棄加薪要求。日本主要保險業的工會也決定不要求提高基本工資。
金融業與保險業有成千上萬名雇員,其決議對日本央行則是迎頭一擊。
同樣,遵循日本央行的負利率政策,各大銀行也下調了存款利率。這一舉動促使儲戶將存款從銀行取出來,存入保險柜或其它非正式存款機構(at-home repositories)。
據日本央行報道,2月份,日本貨幣流通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6.7%,這是繼2003年2月,日本存款保險制度改革引發儲戶擠兌后最大的增幅。
人們轉而選擇去百貨公司,把錢存放在回報率更高的地方。
高島屋百貨提供了一種方案,即每月存入5000到50000日元不等的額度,持續存款一年,年末則能得到與存款總額等值,附加額外贈送一個月存款額的購物卡,該購物卡能夠在高島屋百貨旗下的連鎖商店使用。
受益于該政策,僅在2月的前21天,高島屋百貨接待的新老顧客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6.5%。
日本國內外的經濟學家聲稱,面對目前日本國內不足1%的經濟增長率,僅憑貨幣政策并不能激發其增長潛力。然而當下的貨幣寬松政策卻是安倍經濟學的唯一賣點,至于其它,尤其是備受追捧的以管理和結構性改革促發展的戰略,則更是泛善可陳。
日本經濟低迷,鮮有反彈跡象,而日本的涉外旅游業(中國游客對其作出了巨大貢獻)仍存有一線希望。
關于作者:蔡虹,中國日報東京記者站站長。
(譯者:蘭欣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