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14日電 (記者 王雯)2016年1月,中國無人機制造商億航在拉斯維加斯的新品發布會上展出新品,世界上第一架可載人無人機驚艷亮相。
整個世界為之鼓掌,并開始密切關注無人飛行器(或者UAV,大家熟知的無人機)的生產和制造成為中國無人機公司的最大亮點,盡管中國公司的飛機制造技術稍稍落后。
![]() |
(左圖)一位技術人員正在安徽省淮北市向農民展示如何在農業生產中使用無人機。(右上圖)一個外國人正在給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生產的飛機拍攝照片。(中間)安徽省一位電力技術員正在操控無人機監測當地220伏的高架電纜。(最下圖)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的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總部。? |
位于廣東省深圳市的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DJI)以70%的全球無人機消費市場份額在該行業遙遙領先。該公司還占據了美國市場份額的47%。“我們的領先地位取決于我們的高科技,”大疆創新副總裁王帆表示。
2015年,大疆創新公司的凈利潤是2.5億美元。該公司預計2016年的凈利潤將上漲86%,達到4.6億美元。
大疆創新的自信源于這樣一個事實——在無人機行業,我們擁有世界上最好的飛行控制系統。王帆進一步解釋,該系統類似于人類的大腦。可以確保無人機的飛行既平穩又安全。“我們完全憑借自己的努力改進飛行控制系統。”
圖像實時通信系統是民用無人機的關鍵所在,王帆表示。
大疆創新的光橋系統(Light Bridge)——傳輸高清圖片的距離長達5公里,比其他生產商先進很多,王帆表示。
考慮到無人機的飛行高度高達400-500米,還可能遭遇強風,攝像機穩定器也是不可或缺的。
“攝像機穩定器技術非常吸引消費者,因為它可以降低攝像機搖擺的頻率并且確保高空拍攝的照片質量,”王帆表示。
為了改進專為無人機量身定制的相機,大疆創新與瑞士高端光學相機制造商哈蘇強強聯合,王帆表示。
中國其他的無人機制造商也通過提升技術和創新來研發尖端產品。
比如,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Ehang)正在試驗Ehang 184——他們的載客無人機,并期望在2016年研發出更多應用程序,億航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市場營銷官熊逸放表示。
熊逸放表示,為了確保乘客的安全,公司正在為Ehang 184研發一個緊急彈射系統,雖然還不確定該產品將于何時出售。
“我們制造Ehang 184與制造傳統客機使用的方法截然不同,”熊逸放表示。
中國的飛機制造商仍然需要時間來掌握一定的技術和細節問題,熊逸放表示。但是,載客無人機不一樣,因為制造商必須有足夠的備選措施來確保100%安全,包括與回轉軸和電池相關的細節,熊逸放表示。
“事實上,這一想法來自信息技術產業,正如億航的工程師和設計師以前從IT系統上獲得靈感一樣,”熊逸放表示。
中國的民用無人機產業受益于就近的技術革新,單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說幾乎比鄰而居。“我們可以從不會超過100公里的廣州總部得到我們需要的傳感器,”熊逸放表示。“國外制造商根本無法想象這種事情會發生。”
廣東省傳感器的生產制造是中國手機行業(蓬勃發展了10年)的接班人。這里有許許多多的零件供應商和廠家。
“在這里,手機行業為我們提供了方便生產的便利條件。由于運輸成本可以忽略不計,傳感器的價格又不高,所以生產成本也低,”熊逸放表示。大多數民用無人機制造商都在廣東省開店設廠就不足為奇了。
深圳海關表示,2015年的前7個月,大約99.9%的中國無人機出口都來自廣東省深圳市。
此外,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產業為民用無人機產業提供了人才、技術和資本。民用無人機使用的大部分核心技術都來自信息技術產業。
億航有300名員工,其中一半以上都在研發團隊,熊逸放表示。“他們中的大多數都來自國內知名大學的計算機科學專業,并在信息技術產業有豐富的經驗。”
億航使用的一些技術,例如移動傳感器和虛擬鏡片,已經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盡管億航是繼產品革新之后第一個將它們應用到無人機的公司。
“先進的信息技術是我們發展無人機的基礎,我們也一直革新技術,包括飛行控制系統,”熊逸放表示。
只要有完善的無人機生產基地和相關的產業鏈,中國的無人機制造商就很有可能為全世界提供無人機,一些專家表示。
在民用無人機領域,中國公司在航空電子學和完整的機械設計方面具備絕對優勢,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AOPA-China)秘書長張峰表示。
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的數據顯示,現在,中國有300-400家民用無人機企業,擁有1萬多名員工。
中國制造商不會只滿足于生產民用無人機。至少,工業無人機就代表了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中國公司尚未在這一領域領先。
與消費級無人機相比,工業無人機需要更加復雜的技術,但是利潤頗高。
億航已經推出兩款工業無人機,主要負責環境保護、森林學和航空攝影,熊逸放表示。
“我們為我們的工業無人機引進了‘智能飛行’概念。它們可以按照預先計劃的飛行地點飛行,節省人力資源成本,”熊逸放表示。
盡管工業無人機的銷售規模很小,但是,自2015年8月,億航已經接到很多潛在買家的咨詢。
制造商已經為自己制定了任務——說服教化消費者,展示不同產業領域的無人機模型,熊逸放表示。無人機可以影響很多行業,他表示。“現在,我們需要展示給大眾——無人機到底可以做什么。”
同樣地,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將發展工業無人機作為未來的目標之一。
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已經推出第一個專為農業產業設計的無人機。該無人機內置一個可以保護莊稼的殺蟲劑噴霧器。并且將于2015年11月問世。
為了研發可以監控電力線、光橋和太陽能板的熱呈像攝像機,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已經與一家美國公司合作,大疆創新副總裁王帆表示。“有了這些產品,我們就可以探索新領域。”
這些產品的出現,逐漸降低了一些產業的操作成本。舉例說明,一些需要高成本直升機服務的地方,現在可以使用低成本無人機服務。如今,空中場景在電視節目和電影中非常常見,這就是原因,王帆表示。
無人機可以幫助農民繼續勞作,而不是離開農村,奔赴城市打工,王帆表示。
在這種背景下,大批商家已經表達了他們的意愿:可以在滅火、搜救、物料配送、繪圖和氣象學工作中使用無人機,王帆表示。“但是,我們的供應不能滿足所有需要無人機的行業的所有需求。”
應用于監測電力線和農業產業的無人機將會繼續使用,這類無人機仍嘗試在其他產業進行試驗,中國工業無人機主要生產商之一湖北易瓦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余澤軒表示。
余澤軒堅信:中國企業遲早會在工業無人機行業獨占鰲頭,同時,因為技術不斷革新,更多的產業將會使用無人機。
(編譯:孫偉 編輯:齊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