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16日電 (記者? 趙煥新等)黑龍江省是我國主要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基地。今年兩會期間,該省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建議立法設立特別保護區,嚴禁種植與加工轉基因作物。
人大代表希望通過這項法案,保護生態多樣性,補貼種植非轉基因大豆的農民,并避免轉基因作物“污染”其他大豆植株。
人大代表譚志娟建議,在黑龍江省設立占地430萬公頃的大豆保護區。屆時,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將恢復到2010年的水平。
她還表示,保護區內產出的非轉基因大豆應優先供應給黑龍江及其他各省大學的食堂。
作為資深的農業專家,譚志娟指出:“黑龍江是我國最大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省。然而近幾年,我省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面積已縮減至140萬公頃。”
“也就是說,近五年來,隨著廉價的轉基因大豆進口,非轉基因大豆的種植規模已驟降66%。”
譚志娟表示,僅去年一年,我國進口的大豆量就達8170萬噸,其中,多數為轉基因品種。換句話說,我國的大豆消費,八成多需依靠進口。
譚志娟說:“我國的野生大豆種類是全世界最多的。”
她進一步補充道,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有義務保護本國的作物種子與植被組織,以用于作物的種植、保存與研究。
雖然黑龍江省尚無種植轉基因大豆,但譚志娟警告道,轉基因種子仍有可能在陸路運輸中漏出或因其他原因落入土壤。
她指出,欲建立非轉基因大豆保護區,關鍵在于打造一條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非轉基因大豆生產線。
譚志娟說,這條生產線將有別于轉基因大豆生產線,在搶占國內小眾市場商機中更具競爭力。
(編譯:郭汪韜略 編輯:陳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