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家家具加工廠內,一位工人舉著一把尚未上色的椅子。這種傳統中式家具主要用于出口。 |
中國日報3月24日電 (記者 邱銓林)廣東連盈家具有限公司位于中國南方制造業中心廣東東莞。2014年,連盈公司在東莞一電商產業園設立銷售中心,開始向電商轉型。
連盈公司從事傳統家具制造已達15年之久,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后,員工宿舍和學生宿舍家具的需求量大大減少,連盈公司銷售額出現連續下滑。
“2012年,公司年銷售額只有不到1000萬元,差點就破產了。”連盈公司總裁張錫林說。
面對增長滯緩,連盈公司在電商產業園設立了銷售中心,開始投入更多精力發展B2B服務,以減少生產和勞動力成本。
“我們在網上找到了新市場——銷售額迅速增長,生產效率也顯著提高。”張錫林說。
連盈公司所在的電商產業園位于東莞市南城區,由原先的諾基亞工廠員工宿舍改造而成,如今,已有120家當地傳統制造商在這里建立了在線銷售中心。面對市場疲軟,這些企業亟需進行業務升級。
該電商產業園是由政府打造的傳統企業和產品轉型升級的孵化基地。
“過去,我們這些傳統制造商不了解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但是,互聯網幫我們更好地了解到全球市場趨勢。”張錫林說。
據張錫林透露,連盈公司的銷售額增長迅速,2015年已達到3000萬元,預計今年有望銷售過億元。
“現在線上訂單比過去的線下訂單還多。我們所有的交易如今都是在網上達成的。”張錫林向中國日報表示。
張錫林指出,在線銷售并不是公司營業額增長的唯一因素,公司生產線還引進了機器人等智能設備。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這幾年我們已經花了300多萬購買智能設備了。”張錫林說。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東莞便因其龐大的加工制造業和數量巨大的出口商品而被冠以“世界工廠”的稱號。和張錫林的公司一樣,這里越來越多的傳統制造商已經引進了智能設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升級。
從2014年到2016年,東莞政府每年撥款2億元,幫助企業引進先進的自動化設備,進行新一輪的技術升級。
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電子元件原始設備生產商,它引進了80個工業機器人,取代了約100名生產線員工。
“我們還在為三星電子等國際公司加工零件。但是,引進自動化設備以后,公司勞動力成本顯著下降,生產效率得以大大提高。”勁勝副總經理黃河說。
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表示,東莞正從利潤微薄的勞動力密集型加工業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制造業轉型,企業也紛紛引進機器人以解決勞動力短缺和成本上漲的問題。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2015年中國市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額同比增長36.6%,與其他國家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徐建華表示,東莞已有約200家企業生產或引進工業機器人,機器人的年需求量高達10000左右。
![]() |
東莞市的兩名工人觀察裝有機器人的生產線工作。 |
徐建華還提到了當地一家精密模具加工廠,這家公司用1000個機器人取代了近2000名員工,他說,引進機器人可以大大提高生產效率。
“機器人及其他智能設備在促進當地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提高其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徐建華說。
大公司引進智能設備以后,銷售額增加了,生產效率也提高了,但是小公司大都以勞動力密集型加工為主,卻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過去幾年有不少小公司都倒閉了。
“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過去幾年有上百家工廠倒閉,但是這一數字還不大,還處于合理范圍內,與此同時,我們也在增加對高端商業的投資。”徐建華近期接受中外媒體團采訪時說到。
徐說,2015年東莞約有500家工廠關閉或破產,但在東莞新注冊的企業數量是倒閉企業數量的“三倍”。
“2015年東莞簽訂了更多新的涉外合同,東莞并沒有出現工廠倒閉或資金外逃的浪潮,”徐說。他還補充說東莞去年新增外國投資高達53億美元。
![]() |
東莞的一家服裝制造商在為雙十一前的網上購物狂歡節做準備。 |
自從20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后,曾經的廣東省農業重地東莞吸引了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國投資者。
據當地政府所述,東莞約有11000家外資企業開展業務,引用外資將近800億美元。
“東莞一直是強勁的經濟引擎,動力來自于產業升級,部分來自于高新產業的引進。”徐說。
據當地政府所述,2015年東莞經濟生產總值高達6280億元,同比增長8%,比國家平均增長值6.9%還要高。
“東莞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技術公司,創新驅動型行業在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徐說。
除了發展電子商務,引進智能設備、先進技術和外來投資,東莞還計劃通過推進創新與科技升級各類鄉鎮企業。
例如擁有1000多家工業模具制造商的橫瀝鎮,當地政府就啟動了一項創新項目,初期投資2.05億元來幫助升級當地業務。
![]() |
廣東省東莞市一家手機零部件出口企業中的工人。 |
東莞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核心,下設32個鎮和街道。每個鄉鎮或街道都專門負責制造業某一領域,比如電子元件、鞋類、家具、服裝或手機。
橫瀝鎮在創新項目上與上海交通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展開合作,項目已經成為連接傳統模具制造工藝和3D打印等創新技術的主要平臺。
當地政府稱,該項目采取創新驅動的方法,旨在使模具制造產值在2018年增長到200億元。
該項目于2012年啟動,目前已在橫瀝鎮建立起一些子平臺,包括一所模具檢測技術中心和一座模具工業園,同時也成立了一些專業協會,比如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和機械產業協會。
政府稱在項目的驅動下,該鎮模具行業產值從2011年的46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85億元。
當地政府為創新公司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比如東莞智維立體成型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公司生產的MoonRay 3D打印機在全球市場上大受歡迎。
“一旦先進的3D打印技術和傳統模具業務良好結合,生產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東莞智維公司的副總經理湯耀科說。
湯說,2013年一群海歸留學生建立了這家3D打印公司,目前公司已同30多家當地模具企業建立起直接的業務關系。
“3D打印技術能為當地的模具制造提供特定服務。”湯說。
![]() |
廣東省東莞市的一座工業園區。 |
橫瀝鎮書記陳錫穩稱,當地模具業務引進創新技術,促使2015年橫瀝鎮GDP同比增長10.9%。
“20世紀九十年代,橫瀝有幾百家模具原始設備制造商,生產效率低,能量消耗大。但現在它正在轉變成高端模具的創新中心。”陳說。
自2012年以來,橫瀝已擁有了14個國家級高科技企業和兩個國家級模具實驗中心。
“由于業務升級的需要日趨迫切,越來越多的模具公司增加了在研發上的投資。”陳錫穩說。
他表示,橫瀝鎮在模具技術研發上的投資從2011年的5660萬元已增至2014年的1.9億萬元。
(編譯:張彤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