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中國的緣分始于2008年,那年我前往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求學。”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助理教授奧薩馬·阿布·沙特向本報記者談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時,十分激動。
本科畢業于埃及宰加濟格大學生物學專業的奧薩馬,在蘇伊士運河大學環境農業科學學院獲得環境科學碩士學位,后在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博士。他說:“一開始,我的很多朋友不理解:為什么要去一個與埃及在語言、文化甚至飲食方面差異巨大的國家求學?面對他們的質疑,我一時無法回答,便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思考。我突然發現,身邊的很多東西是‘中國制造’,我的生活早已離不開中國。從那時起,我便立志踐行‘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的箴言,成為一個‘中國制造’的科學家!”
正是懷著這樣的信念,奧薩馬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4年中,沒有回過一次埃及。每年寒暑假,他都是在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查閱資料、做實驗、撰寫論文中度過的?!暗街袊鴮W習的機會很寶貴,我要好好利用。”正是憑借刻苦鉆研的精神,奧薩馬博士畢業時已在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了5篇關于微生物與環境的學術論文。他離“中國制造”的科學家夢想越來越近。
獲得博士學位后,奧薩馬回到蘇伊士運河大學任教。2014年,他前往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進行為期8個月的博士后研究。奧薩馬說:“在意大利工作期間,我收到中國同學發來的‘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信息,并注意到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正在招收合作伙伴。另一方面,新疆與我的祖國在地理和氣候上有一定相似性。當時,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希望我能再延長一段時間,但我覺得還是中國更適合我學習研究,便返回埃及辦理赴華申請手續?!?/p>
“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面向埃及開放兩年來,得到越來越多埃及科研機構和科技工作者的認可,對于加強中??萍己献?,提高埃及科研能力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奧薩馬成為埃及首位“杰出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計劃”的申請者,也是第一位被該計劃錄取的埃及人。此后,又有44名埃及科學家提出申請,17人如愿赴華工作。
由于在中國的出色表現,2015年3月,奧薩馬應中國科技部的邀請,在北京向20多個國家的外交官講述自己在中國的科研成長經歷,并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更多發展中國家的青年科學家來華工作,以促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搭建一座座互學互鑒、“民心相通”的友誼之橋。
奧薩馬說,他喜歡中國,中國人對他非常友好?!霸谥袊鴮W習、工作對我有很大幫助,所以我決定再次前往中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學術研究?!薄敖涍^4年苦讀,我獲得了中國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環境科學博士學位;2015年我在中國工作一年后學術水平又有大幅提升;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是‘中國制造’的科學家!感謝中國給予我的一切。”
(本報開羅4月22日電)
《 人民日報 》( 2016年04月23日 11 版)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