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1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東京府邸接受記者采訪。6月2日,安倍表示,他希望新一任經濟財政大臣石原伸晃(Nobuteru Ishihara)能夠繼續推進結構性改革。?圖片來源:路透社 |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再次推遲上調消費稅。
日本原計劃于2015年10月將消費稅由8%上調至10%,后來又將消費稅上調計劃推遲至2017年4月,并承諾不會再度延遲。然而,今年6月1日,安倍再次食言,宣布推遲上調消費稅至2019年10月。
安倍強調稱,中國經濟疲軟以及新興市場經濟衰退導致日本再次推遲上調消費稅,此外,安倍還斷言“安倍經濟學正在穩定創造積極成果。”
然而,安倍的決定遭到日本媒體及其它國家媒體的質疑。
《紐約時報》稱,日本這一舉措相當于承認了日本經濟依然非常脆弱。
日本媒體同樣對日本經濟表示擔心。《每日新聞》報道稱,日本再度推遲消費稅上調將給未來日本經濟帶來不少問題。安倍就消費稅上調推遲解釋道,“日本應該為應對新的世界經濟危機做準備”,《每日新聞》對安倍這番解釋持批評態度。
G7峰會于五月在日本召開。峰會期間,安倍宣讀了一份四頁的文件,闡述了當前全球經濟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的全球經濟的相似性。安倍此番講話的目的是發出警告:世界經濟正面臨一個新的危機。同時,他在峰會結束后的記者招待會上也反復強調了“危機”這個詞。
然而,其它六個工業化國家首腦并不認同他的上述類比以及他所提議的財政措施。法國總統奧朗德不贊同世界正面臨經濟危機這一言論;據報道稱,英國首相卡梅倫對全球經濟持樂觀態度,并發表了相關評論。
日本《朝日新聞》稱,日本政府曾承諾改善當前嚴峻的財政狀況,而安倍卻再次延遲上調消費稅,這導致人們對安倍言辭的可信度以及政府的承諾提出了質疑。
然而,《日本經濟新聞》卻愿意為安倍申辯。該報聲稱,受美國、英國、中國、德國經濟影響,日本被迫對其貨幣進行重新估值。
該報還指出,美聯儲預計將緩慢上調利率;此外,英國若退出歐盟將引發日本匯率的不確定性。
《日本經濟新聞》總結道,多虧了美、英、中、德四國對日本貨幣升值施加壓力,日本股市和實體經濟才得以“在逆風中前行”。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日本銀行和日本政府都在密切關注貨幣市場動態,并且日本政府正在為按需采取適當措施做準備。
面對上述壓力,安倍在G7峰會召開前訪問了歐洲,在他訪問歐洲期間,他提出要加大投資刺激經濟增長。此外,安倍政府也推出了世界最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
然而,《日本時報》稱,日本首相不應該固執地按照計劃實行自己的政策,之后卻把過錯歸咎在其它地方;日本首相應該做出一個可靠的評估,即分析出自己的經濟管理政策還缺少什么。
關于作者:
蔡虹,中國日報東京記者站站長。
(編譯:杜馨樂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