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4月22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一家蘋果店。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國日報6月7日電 (記者 Wyatt Bush、Siva Sanker )在5月,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與多位印度領導人進行了會談,其中包括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這更加充分地顯示出庫克將開始擴張印度市場運營投入。
蘋果公司宣布其將在海得拉巴(Hyderabad)設立一個技術研發中心主要開發地圖服務項目(Apple Maps)并且有望為當地提供4000個工作崗位。此外,公司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承諾在2017年年初,其于班加羅爾(Bengaluru)的第一家iOS應用程序研發中心將投入運營。
同時,根據《印度經濟時報》(Economic Times)報道,蘋果代工廠商富士康科技集團(Foxconn Technology Group)將完成一筆交易,使得它能夠在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座專門為蘋果生產產品的工廠。
今年五月,富士康宣布到2020年有望建設10至12項的基礎設施,其中包括數據中心和印度地區的工廠,將提供100萬個工作崗位。
塔倫·帕塔克(Tarun Pathak)系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Technology Market Research移動設備和生態系統方面的資深分析師。他認為,至少在短期內,中國無需擔憂因為蘋果公司和富士康進軍印度市場而帶來的制造業崗位競爭壓力。
帕塔克表示,目前蘋果價格相對昂貴產品的需求量較少,并指出蘋果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所占份額僅約3%。
他還說:“同中國相比,印度仍然是一個小市場,但是它能夠為蘋果長期的投資機遇。”
2016年,在蘋果公司第二季度的電話財報會議上,庫克談到,他為蘋果在印度銷量增長而歡欣鼓舞,凸顯了印度市場的光明前景。2015財年,印度地區的營業額首度超過10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第二季度收入上漲了56%。
庫克說:“我認為印度有點像七至十年前的中國市場,那里存有巨大的機會。”
帕塔克對庫克的評估持不同意見,他認為印度與中國之間的差距要比庫克所想的要來得小。
他說:“說是七年似乎有點夸大其詞了。從歷史上來說,印度只需花兩至三年即可完成在中國發生的一切。”
與印度地區上漲趨勢相反,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呈下滑趨勢,其中包括大陸地區,臺灣地區和香港地區。與去年同期相比,一月至二月的銷售額下降了26%至125億美元。
中國國際數據公司研究經理翟瑾(音)表示,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下降代表了更大的競爭。這是無法改變的。
帕塔克說,監管障礙以及其他一些潛在的阻礙都給蘋果在印度的迅速發展造成困擾。在印度,蘋果公司需要想辦法吸引更多蘋果產品的首次使用者。因此盡管銷售疲軟,但是從中國撤出是更不可能的。”
對于印度,需要關注的另外一點是它相對落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顯示,中國與印度的人均年收入分別為7990美元和1617美元。
中印間存在的收入差距使得我們并不訝異在印度80%的手機售價為150美元甚至更少,這約為蘋果系列產品中最便宜機型iPhoneSE平均售價的四分之一。在接受印度新德里電視臺(NDTV)一位著名新聞主持人的采訪時,庫克承認蘋果的售價在印度有點高,并闡明高價格主要是由關稅和稅收所導致的。
在印度,并沒有太多的人能夠支付得起高價格的蘋果系列產品。然而在中國,人們的需求及其工資水平都使得中國成為蘋果公司生生不息的市場。
蘋果進軍印度對將會影響對中國的策略,對此翟瑾(音)持懷疑態度。她說,至少還需要幾年,即使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蘋果迫不及待地想投資于未開發的印度市場,但任何時候犧牲中國的利益幾乎不可能,且對中國的整體市場產生影響也相對較小。
帕塔克對此相當贊同,他表示人們沒必要現在就開始擔心對中國市場的沖擊。
(編譯: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