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30日電 (記者 王穎)許多公司都盯上了中國電子商務這塊餡餅,但也在此過程中受到打擊。
眾所周知,由于中國消費者在網上的消費數額驚人,中國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中國國家統計局稱,2015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額達3.877萬億元,比2014年同期增加33.3%。
全球信息公司尼爾森的調查結果顯示,盡管中國的電子商務可能在全球出于領先地位,但實際上,其網上銷售額僅占全國零售總額的11%左右。
然而,尼爾森公司也估計中國的網上銷售額每年正以53%的驚人速度不斷增長,這表明中國的電子商務行業存在巨大潛力。許多公司自然而然地建立電子商務平臺,以銷售其產品。然而,并非所有的電商平臺都嘗到了甜頭,即使是大型的電商也不例外。
“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發展非常迅速,而互聯網平臺若沒有強大的以中國為核心的資金和資源,則難以為繼 ”,中國市場研究集團負分析師本·卡文德(Ben Cavender)說道。
“電子商務還有巨大的機會進一步發展,但現在仍處于初期階段。在未來的三至五年里,會有兩三家霸主企業脫穎而出。”卡文德還說道。
2013年10月,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提供商蜜淘網成立。據報道,盡管它在2014年獲得3500萬美元的投資,仍面臨即將倒閉的困境。該網的一名客戶已經向經濟參考報進行投訴,聲稱尚未收到她一個月前訂購的商品,且其客服并未作出任何解釋。
據新華社報道,4月7日,地方購物平臺美味七七網的供應廠商聚集在公司門口,要求公司付款。他們幾個小時前才發現,這家總部在上海的公司已破產。
美味七七網于2013年5月正式建立。由于快遞服務迅速及折扣較大,它被視為上海領先的食品電子商務公司。2014年5月,亞馬遜中國首次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向美味七七網投入資金2000萬美元,將其市值抬升至1億美元。
電子商務策略分析師李成東說,這些電子商務網站的失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倉庫和物流網絡的建設開支過大;管理團隊經驗不足;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中國消費者仍不習慣在網上購買水果和蔬菜等。
同時,電子商務行業內部競爭激烈也不利于其發展。前瞻科技有限公司整理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的新鮮食品電子商務市場總額為10億元,2015年增長到560億元。該公司的分析師還預測2018年市值規模將達到1283億元。
如此充滿希望的前景自然吸引更多的企業紛紛前來瓜分這塊大餡餅。其中包括阿里巴巴、一號店和京東這幾個中國的電子商務巨頭。
此外,網上購買的新鮮的產品比在實體店買的更貴,這加劇了生鮮電商的困難。信息咨詢公司易觀國際調查顯示,在中國,由于網上銷售的新鮮農產品儲存和運輸成本較高,其平均成本是其他產品的兩倍之多。
李說,中國的大部分電子商務網站都在努力掙扎以免入不敷出,而擁有足夠資金是其生存下去的關鍵。
無獨有偶,4月7日,英國網絡時尚和美容產品電商ASOS也在中國遭到了慘敗,宣布將停止其當地業務(asos.cn)。該公司總裁尼克·貝頓(Nick Beighton)還說道,公司將繼續通過其主要網站(asos.com)繼續在中國經營業務,這個決定的目的是“為我們在中國不斷增加的客戶提供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服務”。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在線零售服裝銷售額達7232億元,比2014年增加20.57%。盡管其服裝銷售增長,ASOS自從2013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仍損失近860萬歐元(980萬美元)。相比之下,該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平均增長率卻達20%。
李說,ASOS業績不佳的主要原因是它在中國營銷不成功,未能貼近其目標消費者。
卡文德認為,更多的電商會退出中國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除非他們能有效地增強自身,超越眾多競爭對手。
“盡管電商發展迅速,但競爭卻異常激烈,眾多網絡商店為爭奪客戶而奮戰。由于他們必須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同時要確保價格適宜以吸引顧客,導致利潤很薄”,卡文德說道。
“無論在品牌和產品,還是在服務質量方面,公司都必須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若某一商家生產與其他商家相同的產品,卻沒能提供更快的物流服務或與眾不同的東西,消費者只會選擇更便宜、口碑更好的那家?!?/p>
(編譯:王桂梅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