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當前中國的市場和經濟狀況來看,您覺得博世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如何?
中國過去取得的發展舉世矚目。如今,中國已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出口國。考慮到中國市場的規模,我們認為其相對放緩的增速按絕對價值算還是相當快的。
盡管中國市場去年稍顯疲軟,我們仍取得了積極發展,而且我們有信心在將來也保持這樣的發展勢頭。在博世活躍的領域,我們都能提供迎合中國市場需求的解決方案。
作為博世的理事會主席,您覺得自己在中國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想到博世在中國的成功,讓我引以為豪的事情有很多。當然,這些成就絕非是個人的努力,而是得益于一個強大團隊的通力合作。
自2012年來,博世在中國的銷售額幾乎增長了兩倍,該銷售額占其全球銷售額的比重也從10%左右上升到了16%左右。如今,中國已成為博世在德國以外的最大市場。
另外,博世的創新能力也在不斷提升。因此,將更大的責任分派給中國的科研人員和開發商也是一個關鍵性的舉措。
博世的中國工程師創新能力很強,例如,他們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做了安全氣囊控制單元;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需求,特別推出了中等價位的T版電動工具;并且根據中國的路面交通情況和司機的駕駛行為設計了多功能車載攝像頭。這樣例子還有很多。
他們所設計的優秀產品在當地市場的銷售同時,也遠銷海外。舉個例子,我們在中國開發的的CB18柴油泵現已進軍印度市場。
您在中國取得了商業成功,有什么秘訣嗎?
我們的成功要歸功于高度的本地化和對中國市場的深入了解。
其中包括當地的生產制造、產品管理、工程設計以及大份額的本地供應。當然,如果沒有中國5.5萬中國同事過硬的專業技術,我們也不可能取得成功。
如何才能有效地領導在中國發展業務的公司?
我們認為,為了更好地理解中國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并迅速對此做出反應,當地領導者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目前博世中國有86%的高級經理職務和72%的總監職務由當地員工擔任。我們希望繼續增加這個比例,使其最終分別達到90%和80%。
如果遇到困難和挫折,您會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可以從我們的科研活動中找到滿意答案。我們的目標是解決和應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的問題和挑戰,以及不能保證成功的情況下解決問題,應對挑戰。
這類問題中通常蘊含著巨大的商業潛力。因此我們必須建立起這樣一種科研文化:在團隊和研究人員偶爾遭遇失敗時對他們寬容相待,不讓失敗成為負面影響。
失敗本身不是壞事,恰恰相反,每一項真正的創新當中都少不了失敗。重要的是你要從失敗當中學到東西,進行實驗并把結果與他人分享。然后再做出新的嘗試。
我們需要培養勇于冒險的精神,開展更多跨學科的合作,并培育基于對話的新文化。我們正在公司中積極推行這些方面。
您如何與當地的合作伙伴保持良好的關系?
如今,博世為市場上絕大多數的汽車制造商供應技術和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來自互聯網領域的非傳統新型汽車供應商。
我們同樣會與當地供應商分享在生產、物流和公司管理方面的經驗。
2015年,我們同中國國家發改委合作,把現代工業4.0技術引入中國,促進中國工業向創新型轉型。
您怎樣看待中國夢?您在中國有哪些夢想或野心呢?
總的來說,我認為中國夢就是促進經濟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未來,博世也可以通過提供創新型的技術和產品助力中國夢的實現。
您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您在業余時間會做些什么?
我通過陪伴家人和發展業余愛好來盡量平衡工作與生活之間的關系。我喜歡騎自行車和摩托車,也喜歡在自己的工作間進行一些發明創造。我還要說,我特別喜歡測試公司的新產品。
簡歷
年齡:59
職場:
2012至今:羅伯特?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
2006-12:羅伯特?博世集團董事會成員
2003-06:汽車電子業務總裁
2000-03:半導體與電子控制單元業務銷售開發副總裁
1994-2000:發動機與電子控制單元總監,系統應用、汽油機業務銷售總監
1991-94:集成電路開發部門主管
1989-91:功率半導體技術開發部門主管
1986-89:半導體與電子控制單元業務功率半導體開發人員
教育背景:
1982-85:斯圖加特大學(德國)物理學博士
1975-81:斯圖加特大學(德國)理學學士、物理學碩士
家庭情況:
已婚,育有3個子女
(譯者:朱佩玲、張琪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