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8月24日電? 據新華社英文網報道,意大利國際政治研究所(ISPI)高級副研究員阿萊西亞·埃米赫尼(Alessia Amighini)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G20峰會論壇是制定全球經濟決策框架的合適機制。”
“G20峰會結構簡單、靈活,沒有太多官僚作風,”她說道。
埃米赫尼還補充道,中國作為此次G20峰會主席國,足可以證明此次峰會在全球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她解釋道:“中國的主席國地位非常明確,這一點從它在預備會議的積極表現以及它與上屆主席國土耳其和下屆主席國德國之間的緊密合作就可看出。”
埃米赫尼是米蘭圣心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in Milan)國際經濟學的兼任教授,東皮埃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Eastern Piedmont)經濟學助理教授。作為外國專家,她也出席了7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舉辦的二十國集團智庫會議(T20),該會議也是G20峰會預備會議之一。
在她看來,有兩個因素是專家們做出積極預期的重要參考。“其一是貿易投資工作組(WGTI)歷經多年爭議后,終于在中國的倡議下正式成立。”
其二,目前G20成員國達成共識,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增長需要多管齊下,但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是重中之重。
“貿易投資工作組非常重要,因為從2000年至2008年,全球經濟經歷增長到衰退的發展過程,但貿易和投資始終是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并且最近的貿易衰退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埃米赫尼解釋道。
7月9日至10日,上海舉辦了G20貿易共享會議。G20貿易部長共同強調:“2008年以來全球貿易增速明顯放慢。1990年至2008年間,全球貿易年均增速超過7%;而2009年至2015年間,全球貿易年均增速下降到低于3%。截止2015年,全球貿易增幅已經連續4年低于3%。
埃米赫尼指出:“現在,二十國集團(G20)的目標是探索突破困境,恢復經濟的新出路,但這并不意味著恢復經濟增速的目標比擺脫危機更重要。”
據埃米赫尼所說,金融危機之前的經濟增速實際上只是金融市場過熱導致的“假象”,代價是越來越大的房地產泡沫。
“這并不是一個健康的經濟發展模型。中國提出的‘新常態’是一種更實際的發展模型。”
這也是為什么G20貿易投資工作組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這個方面,二十國智庫會議上有很多有意思的討論:例如,我們討論如何更好地執行《貿易便利化協定》(TFA),以削減全球貿易成本。”
《貿易便利化協定》由世界貿易組織于2013年12月制訂。但只有得到三分之二世貿組織成員國的批準,協定才能正式生效。世貿組織表示,該協定的實施有望將全球貿易成本削減13%-14%。
同時,埃米赫尼表示,二十國集團關于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的討論為此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專家們期待一場關于推動電子商務發展的全球性討論。數字基礎設施是一種公共公益項目,對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她說道。
“最近幾個月,我們正在見證這方面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這對于那些貿易受地形地理限制的國家來說是一個緊迫的課題。”
根據埃米赫尼教授所說,組織第一批國家體驗“跨越國界的電子商務”是目前推動貿易全球化最直接的舉措,并且這些國家可能會成為開拓經濟增長新方向的“引路人”。
她還說道,數字基礎設施的需求必然伴隨著硬件基礎設施的發展。
編譯:彭鈺婷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