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發表了《加強網絡媒體合作 增進中俄人民友誼》主題演講。(攝影:王成孟)
中國日報網10月29日電(孫若男) 2016年10月29日,中俄網絡媒體論壇暨中俄新媒體青年領袖峰會在廣州市天河區召開。本次論壇由中俄媒體交流年中方組委會秘書處、俄羅斯聯邦通訊與大眾傳媒部指導,中國日報網主辦,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協辦。本屆論壇主題為“中俄網絡新媒體國際合作與發展”,人民網總編輯余清楚發表了《加強網絡媒體合作 增進中俄人民友誼》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全文: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今年是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倡導舉辦的“中俄媒體交流年”,也是《中俄睦鄰友好條約》簽署15周年和“中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建立20周年。南國金秋,丹桂飄香,中俄網絡媒體論壇在廣州隆重召開,兩國媒體人對話交流,互相互鑒,機會難得。
中俄兩國人民在許多方面有共通之處,歷史上就互從對方文化精髓中汲取營養。普希金曾研讀中國儒家典籍四書五經,對《三字經》尤其情有獨鐘;托爾斯泰對儒家、道家均有涉獵,在托爾斯泰故居,還保存著他研讀過的老子《道德經》。當代中國人對蘇俄文化也有深厚的感情,《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名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靜靜的頓河》是中國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易經》中說:“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目前,中俄關系處于歷史最好的時期,在國際傳播方面,我們面臨著相似的挑戰,也形成了天然的同伴。充分發揮網絡媒體的作用,實現兩國間“深化理解、增進感情,鞏固友誼”的目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使命。
人民網是中國第一大報、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主辦的新聞網站。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網絡媒體,始終走在中俄媒體合作前列。
習近平主席去年給人民日報海外版創刊30周年題詞:“用海外讀者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述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人民網2001年就創辦了俄文版,經過15年發展,人民網俄文版已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俄文新聞網站之一,成為俄羅斯讀者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人民網2012年在莫斯科成立俄羅斯代表處,與今日俄羅斯、真理報、俄氣傳媒、自由媒體網站等多家俄羅斯媒體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已成為人民網的長期合作伙伴,雙方全方位合作卓有成效,獲得各界的贊許。
就在上一周,我率領人民網代表團訪問了俄羅斯,與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真理報、自由媒體網站、VK等俄媒體就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溝通,并達成了許多共識。
人民網與俄羅斯媒體的合作目前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樣化的信息交流與互換
在合作開設專欄基礎之上,今年10月20日,人民網與《真理報》在莫斯科簽署合作協議每月出版人民網專版并在網上呈現。協議簽署后還舉辦了讀者座談會。《真理報》人民網專版將通過對中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發展成就的報道,加深俄羅斯讀者對當代中國的了解。這是落實兩國元首倡導的“中俄媒體交流年”的具體體現。
人民網與“今日俄羅斯”旗下的衛星通訊社、Inosmi新聞網站互相開設新聞專欄,轉載對方稿件;與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進行新聞互換。今年1月,人民網與俄氣傳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聯合釆訪、視頻資源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2、多元化的活動合作與互動
人民網與今日俄羅斯的前身俄新社保持了十幾年的密切合作關系,雙方在2007年舉辦的梅德韋杰夫與中國網民對話活動,開啟了俄羅斯高官對話中國網民的先河。
人民網俄羅斯代表處成立后,積極與當地權威機構聯合主辦各類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活動,實現中俄媒體相互協同、務實合作。去年,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人民網與“今日俄羅斯”聯合舉辦了“莫斯科-北京視頻橋”和圖片展等活動;今年7月,人民網與“今日俄羅斯”旗下的衛星通訊社聯合舉辦“中俄共同走過的歲月”網上知識競賽。這些活動吸引了來自中俄各界代表的出席及中俄主流媒體和新媒體的廣泛報道。這不僅是中俄新媒體合作的積極成果,更是“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資源優化組合、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
中俄媒體在信息交流、新聞產品互換等方面已經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新媒體和新技術的發展,給中俄網絡媒體合作開展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下面,我就中俄新媒體進一步合作提出一些建議。
一、建立兩國媒體重大活動的融媒體跨國報道合作機制。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同時,歐亞經濟聯盟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接合作,兩國人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中俄網絡媒體可以通過資源互換、優勢互補、相互借力,就雙方都關心的國際話題、涉及兩國關系的重要議題、國際突發重大事件等,全媒體多視角大規模集中報道。
二、互為資源,互為平臺。今年7月人民日報社主辦的“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新媒體新技術分論壇上,人民網和俄羅斯自由媒體網站、VK社交網站等16家新媒體共同成立了一帶一路國際新媒體聯盟。我們歡迎更多的中俄新媒體加入聯盟,建立絲路沿線國家的互聯網媒體合作機制,并帶動地區內其他國家共同開發以“絲路”為主題的數字化新聞產品。
三、拓展新媒體領域合作交流。媒體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移動化、社交化、可視化深刻改變著傳播方式和效果。這些方面,中俄兩國媒體都有著成功經驗,可以加強合作,在移動產品研發、技術合作、人員交流等方面形成機制,不斷推進。
中俄媒體交流年為兩國媒體的務實合作提供了良機。相信本次論壇能為中俄網絡媒體合作、為兩國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為中俄人民友誼的傳承,做出積極的貢獻。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