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中文信息編輯部主任弗拉基米爾?維塔耶維奇?巴浦洛夫發言。(攝影:朱興鑫)
中國日報網10月29日電 2016年10月29日,中俄網絡媒體論壇暨中俄新媒體青年領袖峰會在廣州市天河區召開。本次論壇由中俄媒體交流年中方組委會秘書處、俄羅斯聯邦通訊與大眾傳媒部指導,中國日報網主辦,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協辦。本屆論壇主題為“中俄網絡新媒體國際合作與發展”,當日下午,中俄嘉賓和媒體代表共就“中俄網絡新媒體的發展與合作”這一主題展開了第一場分論壇討論,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央廣網副總編輯伍剛主持。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中文信息編輯部主任弗拉基米爾?維塔耶維奇?巴浦洛夫在論壇中發言,以下是他的發言內容:
俄羅斯之聲廣播電臺是合并的新型多媒體集團,目前我們旗下有自己的新聞網站,并和世界很多國家的新聞社合作,目前有俄文網、中文網、英文網、阿拉伯文網。我們看到在中俄兩國的媒體交流方面,合作非常積極、活躍。中國經濟和俄國經濟在世界上的權重越來越重,我們兩國的元首和政府首腦在不同的場合也一再談到,中俄兩國處于雙邊關系發展的最好時期,其實我們在媒體交流方面的合作層次離兩國高度的政治互信顯然還有一定的差距,這正是需要我們努力的方向。我覺得我們在媒體方面應該重點加強報道的方面有中俄之間的地區間合作、中俄邊境地區經濟合作,還有非常重要的兩國交流之間的語言問題。我們知道英語是國際交流的語言,但是從受眾的閱讀習慣來看,我們兩國人民當然習慣用母語進行新聞閱讀,最好的宣傳效果當然是用受眾的母語進行制作的節目,能更加深入人心。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有多語言的新聞網和服務,我們也有自己的中文網,每天大概發布200條左右的中文信息,內容涉及俄羅斯的政治經濟領域、國際新聞,也包括大量對中俄兩國合作項目的報道,個人用戶、機構用戶都可以及時獲得中俄兩國的合作信息。我們目前生活在信息全球化的時代,也是高科技的時代,這種及時的、實時的信息傳播對媒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包括通過電視屏幕、手機端、手機應用等。用受眾習慣的語言進行傳播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這里我想介紹一下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的主要特點。我們在遴選工作人員方面的要求包括,首先語言一定要好,而且我們希望記者能夠熟練掌握多種語言。對我們來說,我們的記者一定要了解他采訪對象的文化特點,風土人情以及人際交往特點。我們也會定期向員工提供在國外工作以及培訓的機會,也派一些員工到中國的媒體去實習或是交換。而且還要注意到中俄兩國新聞媒體文章書寫的不同特點,雖然媒體有共同的特點,但在行文和風格以及宣傳基調的把握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同樣我們也歡迎中國員工,實際上在我們的中文編輯部也有一些能熟練掌握俄語的中國籍員工,來編譯和制作一些新聞。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有一系列的優勢,我們有非常強大、專業的記者群體,信息涵蓋面非常廣,記者網絡在世界幾十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記者站,駐各地的記者都會發來信息、新聞。我們知道中國受眾最關心的有關俄羅斯的消息肯定是跟俄羅斯元首密切相關的,因為中國很多的受眾并不能用俄語閱讀到很多俄羅斯領導人或是收聽到他們最新的講話。俄羅斯的各個國家機構、國有公司的動態也是中國讀者比較關注的,我們也會邀請俄羅斯的國際問題專家、中國問題專家,經濟專家、軍事專家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向我們提供一些獨家的專家點評,尤其是跟“一帶一路”戰略有關的專家評論文章,所有的內容都會非??焖俚陌l布到我們的網站上。
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廣播的優勢是實時發布的渠道非常通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是與受眾的互動。我們和我們的讀者、用戶都有非常密切的交流和互動,目前已經有幾十家中國媒體訂購了我們的新聞產品,他們也會定期向我們反饋對這些產品的意見、建議、愿望,我們非常注意收集海外受眾對我們網站內容的反饋,以便及時進行一些調整,包括關注公眾輿論。所有這些信息都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調整我們的內容和內容制作,我們每天發布兩百條左右的新聞,希望每條新聞都能使具體的客戶有所收獲。我想強調一點,我們并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我們的受眾,我們只是幫大家更好的了解事件原本的情況,使我們訂購的客戶或是長期用戶能對俄羅斯相關的情況有全面的了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