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0日,唐納德·特朗普將正式接任美國總統,他將對中美關系產生什么影響呢?共和黨人特朗普在美國大選中擊敗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之后,這已成為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
很多人對過去16個月的競選過程中特朗普的講話信以為真。他曾揚言要向中國進口產品征收45%的懲罰性關稅,還把中國稱為貨幣操縱國。這些話可能誤導了人們。特朗普只在競選之初談到了關稅問題,之后基本沒再提到過。此外,美國商界和國會都不太可能同意這種互相毀滅性的行為。美國財政部去年也反復聲明中國并沒有操縱匯率。
不過,問題是,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把握特朗普競選過程中的言辭。以往的美國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時總會對中國大放厥詞,但一當選,他們就馬上把這些話拋到腦后。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后將如何作為。他的勝選演說傳達了積極信息,比如,他說:“我們會公平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國家”以及“我們要尋求共同利益,而非敵意;尋求合作,而非沖突。”
他的演說也呼應了習近平主席本周三致電祝賀特朗普當選時所倡導的“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
在大選中,特朗普還說,他很樂意面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并改善美俄關系。我們應該歡迎這樣的論調,因為過去美國政府總是干涉別國內政,美國領導人還熱衷于對其他國家指手劃腳。
一些人認為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干涉傾向不太明顯。可是,在他任下,美國的無人機轟炸頻率越來越高,美國還介入利比亞內政,給其他國家和地區造成更多問題。
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中國與東亞和南海地區國家關系持續惡化。這一政策被普遍認為旨在遏制中國崛起。
的確,擔任美國國務卿時的希拉里對中美關系做出了一定貢獻,但如果她當選總統,她的鷹派作風可能加劇中美之間的緊張態勢。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馬凱碩(Kishore Mahbubani)上周說,如果希拉里當選,她應該拋棄過去的成見,尋求新的施政方式。
特朗普的勝選演說的確傳達了積極信息,但是他尚未發表外交政策演說,尤其是針對中國的外交政策尚不明確。目前他的國務卿和國家安全顧問人選未定,外交政策團隊的成員也還未揭曉。
隨著中美兩大經濟體的相互依賴越來越深,中美雙方擴大合作,解決分歧已成為迫切需要。
美國應該更加相信,亞太地區國家有智慧、有能力通過雙邊協商來解決海上領土爭端。
很多美國學者和我交談時,都十分懷疑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制定能力,包括他對中美關系的把握。
我希望特朗普再次讓這些學者大失所望,希望他能夠保持穩定健康的中美關系,以實現兩國互利共贏,并為全世界帶來福祉。
關于作者:
陳衛華,中國日報美國分社副主編。
(編譯:方垚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