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2012年以來先后制定實施了《天河區推進創新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政策舉措,積極構建區域創新體系,有力推動科技創新駛入發展“快車道”:
一是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擁有市級以上創新型企業36家、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5個、企業技術中心37個、重點實驗室105個、研發機構53家。2014年,全區專利申請總量9256件、授權總量5521件,分別約占廣州市的20%和19.6%,申請量和授權量都名列廣州市各區之首。去年底,美國著名商業雜志《快公司》中文版評選出2014年中國最佳創新公司50強,廣州市有8家,其中天河區有億航智能、尚品宅配和愛拍網絡3家,占全市的近40%。
二是創新型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培育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互聯網金融、互聯網教育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目前有網易、歡聚時代、云游控股等上市科技企業39家(其中新三板24家)。今年廣東浪潮大數據研究院等一批著名軟件企業先后落戶,大數據行業聯盟成員達52家,正在運營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達25家,均占廣州市半壁江山。2015年1-10月份實現軟件營業收入超過400億元,預計全年增長20%,互聯網金融平臺成交額414.2億元,僅PPmoney一家企業目前就已經突破275億元。另外,互聯網+教育初具規模,目前,轄內集聚了在線K12教育、在線職業教育內容的提供商上百家以及音視頻直播技術供應商數十家,形成了從內容到技術的“互聯網+教育”的完整產業鏈。特別值得一提,本土培育發展的企業——YY的音視頻直播技術已經達到全球頂尖水平。另外,去年底從外地引進的邢帥教育,每天有上百萬學員遠程聽課,預計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可達5億元。
三是創新載體建設取得突破。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取得新進展,園區創新支撐能力進一步加強。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建設快速發展,市級以上的科技企業孵化器達30家,占全市的26%,涌現出了天河遠洋新三板企業孵化培育基地、智匯PARK、聯合社區、萬科云等為代表的多個專業性極強的新型孵化器,廣州創新谷、伯樂咖啡、創吧、華南黑馬會、微谷、孵客等6家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體系。
四是產學研合作取得顯著成效。區高校科研院所創新資源豐富。轄內高校科研院所共計83家。目前,我區已建立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無線信息直通車產業化等16個省部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同區內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等建立了5個“一校(院所)一基地”;新科佳都等510家企業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我們與加州大學圣地亞哥等國際合作創新的項目進展也很順利。另外,今年下半年,我們引入市場機制,聯合高校科研院所及技術轉移機構,在新三板孵化基地建立了天河區高航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促進科技成果轉化轉移。到目前為止,該中心打通了暨大、華工、華農、華師等高校成果數據庫通道,匯集了科技成果9366項,其中30項正在洽談中。已促成專利成交2452件,金額達5000萬元。
五是科技金融發展上新臺階。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積極引進天使投資、風險投資落戶,引導和撬動社會資金,建立起區域科技投融資服務體系。我們與中科招商、深創投合作成立了天河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通過股權投資等方式扶優扶強,有效促進新興產業發展。組織企業或團隊進行項目路演達上千場次,實現了項目與資本的有效對接。另外,區科工信局與建行等金融機構開展了科技金融戰略合作,對區內科技立項的企業給予一定信用的授信額度,并提供簡便快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