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歲的仝青,從事網絡安全技術研發7年,她和同事們用兩年的時間實現了“擬態防御”這種我國網絡空間防御技術的重大突破。這種技術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網絡空間上攻防不對稱的戰略態勢,重塑網絡空間新秩序。“忙起來就忽視了性別,注意力都放在了工作技術上的突破”仝青說。
中國青年網烏鎮11月16日電(記者 張炎良 李程光)“在中國的網絡上80%的網民是青少年,青年吸收的信息中80%來自于網絡,網絡的從業者中80%是青年,同時中國現在掀起雙創的熱潮,雙創中80%是青年的網絡創業。”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之光博覽會11月15日在浙江烏鎮開幕,主要展示互聯網領域的國際前沿、可互動體驗等,共有310家中外互聯網企業集體亮相。中國青年網記者在展會第一線,與那些在互聯網之光照耀下的年輕人進行了一次對話。
2、25歲的畢爭,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演示通過意念來控制賽車車速。他所在的公司團隊成員來自國內外頂尖大學,自主研發了腦波采集芯片,通過分析大腦活躍狀況生產“意念裝備”。“科技發展得太快了”是從業2年半時間的他最大的感受。
3、25歲的楊承翰來自臺灣地區。他在現場演示通過一個特殊的手套,實現聾啞人和普通人的溝通。當他在臺灣清華大學念研究生時,就開始開發這款產品。“這雙手套開發了一年時間,現在全中國用大約兩千萬的聾啞人士,無法與正常人交流,所以我就想開發出這樣一個手套,讓他們能夠正常地與人交流。”楊承翰說。
4、汪鼎然,33歲。2015年從傳統行業進入互聯網金融領域。他現在所在公司,通過構建一套基于自身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風控的互聯網金融體系的理財產品,實現在傳統金融覆蓋不到的地方,能為中國廣大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信用體系,更好的借款、借貸服務,更有穩定收益。“這絕對是個朝陽行業,我們也希望利用互聯網之光的舞臺展示我們的拳腳,更好地為中國的消費者進行服務。”汪鼎然說。
5、姜化京,39歲,致力于無線電頻譜監測領域的自主創新,入行已經15年,他最大的感觸是:技術發展太快了,互聯網大數據的存儲這一塊,以前做不到把所有的數據存儲下來去做分析的,現在可以了。“這個行業以前都被外國公司壟斷,但是我相信,隨著中國的發展,未來一定會有一家來自中國的公司,在這個行業立足,成為受全球景仰的公司。”姜化京說。
6、李文娟,31歲,她的公司致力于為年輕用戶提供服務型消費分期業務,入行一年多。采訪過程中,她最常提起的一句話是“讓所有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初心不改。”為年輕人在教育、醫療上實現一個夢想,讓年輕消費者感受金融產品帶來的便捷生活,是她一直努力踐行的工作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