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蔚藍的天空被美麗絢爛的朝霞和云朵籠罩,當時,我腦海中跳出“風云際會”這個詞,心中豁然開朗,想出了應該如何描述十八大以來的這三年中國的新氣象,特別是互聯網建設的新發展。
回顧過去幾年全球互聯網的發展,我以2013年6月由斯諾登引發的“棱鏡門”作為時間起點,選“擔當”為關鍵詞。美國國家安全局關于“棱鏡計劃監聽項目”曝光后,全球一片嘩然,隨即引發了各國不同反映,中國在互聯網領域的全球作用一下子突顯。2013年11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7屆大會上,巴西聯合俄羅斯、中國、印度等20多個發展中國家提交了《與互聯網有關的問題,包括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表達自由、隱私和信息社會的倫理問題》的臨時提案,中國、巴西和俄羅斯這三個國家作為發展中國家代表,面對面地與西方國家代表進行激烈的爭論與磋商,力爭建立一套包括互聯網安全在內的互聯網準則。中國除了在聯合國框架下積極參與全球互聯網相關問題的決策,還主動為各利益攸關方搭建討論互聯網問題的舞臺,顯現大國擔當。習主席在烏鎮“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提出的互聯網全球治理“四個原則”和“五點主張”,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同。
回顧過去幾年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我以2011年1月騰迅公司創立微信為時間起點,選“創新”為關鍵詞。作為騰迅QQ的第一批用戶和騰迅微信的第一批用戶,我伴隨著中國互聯網產品從簡單邁進成熟。微信能夠成為中國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標志性產品,騰迅公司為此做出了顛覆性創新。中國互聯網業的創新,不僅體現在騰迅、阿里等互聯網巨頭,更是深入到“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互聯網為小微企業提供了便捷的融資平臺和信息獲取和發布渠道,降低了創業門檻,激發了勃勃生機。
同時,互聯網在國家發展戰略中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繼十八大確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之后,十八屆五中全會更是提出拓展發展新空間,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國稅總局對處在起步階段、規模不大但發展前途廣闊的電子商務、互聯網+等新興業態,實行暫免征收增值稅和營業稅等稅收扶持政策,體現了政府對成長中的互聯網經濟的關愛。中國目前面臨著產業升級的問題,“中國制造2025”指出任務和重點之一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如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技術和相關產業迅速崛起,不斷催生新應用和新業態,推動傳統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起到了開路先鋒的作用。
習主席在烏鎮提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13億多中國人民,更好造福各國人民?!?/span>2016年1月22日由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中國目前有6.88億網民,超出人口總數的一半。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從基礎的娛樂溝通、信息查詢,到商務交易、網絡金融,到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服務,移動互聯網塑造了全新的社會生活形態,老百姓都能切身地享受著這些便利。各國文化通過互聯網的傳播增進了各國人民友誼,2014年7月彭麗媛教授在參觀韓國昌德宮時表示習主席年輕時的照片像網絡熱播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的主人公都敏俊,成為大國外交的一段佳話。
這正可謂是“風云際會全球變革中國顯大國擔當,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網絡任開路先鋒”。(段黎萍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員)
(編輯:王輝、黃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