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顧家臺圓夢廣場,當地村民接受記者采訪。長城網 趙曉慧 攝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阜平時強調,“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迅速在當地化作奮進的力量。如今駱駝灣村正在建立起藥材、養殖、香菇大棚為主的產業項目,該村人均純收入已從2012年的1045元,提高到2014年的3120元。
無獨有偶,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陳國介紹,該村緊緊圍繞旅游業大力發展蘋果種植、食用菌種植、藥材種植、農家樂經濟、手工業經濟及其他特色增收產業。百姓的生活正在發生深刻變化。
在顧家臺村圓夢廣場,77歲的顧瑞卿正在做健身鍛煉,他指著眼前新建成的水泥路說,“早年,這里是豬圈、茅廁、垃圾遍地,如今政府幫著修建了廣場,路通了,百姓出行方便多了!”
采訪中,百姓們對三年多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交口稱贊:村里修通了柏油馬路,建起了健身廣場、數字影院,引進了箱包加工企業,開展了美麗鄉村建設……
大棚內一根根香菇菌棒規范地擺放在架子上。長城網 趙曉慧 攝
在阜平南栗園鋪村,一棟棟香菇大棚在黑色遮陽網的遮蓋下整齊排列在村西的空地上,大棚內一根根香菇菌棒規范地擺放在架子上,過不了多久,第一批香菇即將上市,菇棚效益將日益顯現。
原來,為了讓農民徹底摘掉“窮帽子”,阜平縣采取“六位一體,六統一分”的發展模式,以香菇為主全力推進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4萬余貧困戶可通過種菇、務工、入股等形式參與到產業中,實現穩定脫貧,增收致富。
按照規劃,到今年4月,發展香菇大棚0.6萬畝,今年底,發展到1.5萬畝,到2017年底,香菇大棚建設面積達到3.2萬畝,年產45萬噸鮮菇,產業增收14億元,戶均增收2.75萬元。
“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群策群力,盡快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绷暯娇倳浀脑捳Z如一股春風激蕩在太行深處,轉眼快三年過去了,小山村的大變化,已在不經意間發生。
4月的山區,夜晚依然寒冷,但這里的百姓們卻早已感受到了春天的到來,充滿干勁。鄉親們堅信,路子找對了,致富效果就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