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長安網、最高人民法院網站、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公安部網站、司法部網站、正義網、法制網、中國法院網、中國警察網、中國消防在線、中國普法網、中國職務犯罪預防網 |
上述網站在2016年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結合網絡信息技術,立足自身業務職能規范,把網站建設成為了政法工作宣傳、便民利民服務和社會輿論引導的核心平臺。各網站分別參照互聯網綜合影響力評估指標,基本做到了網站設計新穎、版面布局規范、色彩搭配合理,并在搜索引擎優化、網站訪問增長和網民體驗舒適等方面有良好表現。他們通過自身網站信息的傳播,正確引導了政法輿情民意。以上政法網站在2016年為保證社會和諧、國家穩定、人民安康發揮了重要的網絡支撐作用,為我國“互聯網+政法服務”工作探索出了一條以門戶網站為核心、各類綜合新媒體為補充的中國“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發展新模式,共同被評估組推薦為2016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法網站。
公安部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人民檢察院案件信息公開網、中國庭審公開網、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中國裁判文書網、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上海公安局網站、山西公安交警網、湖南公安消防政務公開網(湘警網)、山西省人民檢察院、浙江檢察網、南京市中級法院、四川省司法廳、湖北省司法廳、江蘇監獄網 |
從公共交通安全,到檢務信息公開;從庭審司法透明,到法院訴訟資產;從全國裁判文書主動公開,到吉林互聯網+公安服務平臺;從上海公安陽光警務,到山西交警延伸服務;從湘警網全民關注消防,從山西、浙江檢察網上檢務大廳,到南京中院庭審直播;從四川、湖北司法辦事大廳,到江蘇監獄智能問答都是保證我國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環節,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社會媒體最關注的政法服務內容。以上政法網站均高度聚焦于自身公安司法業務,做到了內容新穎、形式多樣,信息更新及時,功能設計細膩,網站都是音視頻結合、圖文并茂,集中體現了我國政法機關在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政法需求方面追求極致的工作要求,也充分展現了我國“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工作者的職業精神即“網上一分鐘,網下三年功”深刻內涵。上述網站無論是社會治理、信息公開還是政民互動、服務創新各個方面都符合評估組要求的創新引領示范作用,推薦為2016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法網站。
2016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法新媒體主要參考互聯網公開的正義網、人民網輿情監測室、新華網輿情監測分析中心以及法制網有關研究資料,結合網絡信息和大數據分析,根據太昊國際互聯網評級所發布的Tahaoo互聯網+影響力指數綜合評定,具體獲獎榜單如下:
長安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國家公訴、中國普法、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臺、清朗天空、平安北京、警民直通車、深圳交警、山東高法、豫法陽光、河北檢察 |
上述政法新媒體能堅決按照中央依法治國的核心要求,不斷加強與社會民眾的溝通與合作,這些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政法新媒體在2016年各種政法工作和輿情事件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通過及時公開信息、客觀反映事實、正確引導輿論,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以上政法新媒體通過自身持續高效的運行,推進了政法工作現代化,形成了政法新媒體立體矩陣的全方位傳播格局,當選2016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力政法新媒體。
2016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法新媒體主要參考網絡研究數據,結合大數據分析,根據太昊國際互聯網評級所發布的Tahaoo互聯網+創新力指數綜合評定,具體獲獎榜單如下:
陜西高院、濟南中院、江西高院“法媒銀平臺”、北京交警APP、上海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湖北檢察APP、上海12309檢察服務平臺、蘇檢e訪通、浙江普法、閔曉法 |
上述政法新媒體,始終本著“以服務促溝通,以溝通贏民心”的運營宗旨,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精益求精,把為人民服務深入到工作的點點滴滴,通過持續創新服務方式,不斷下沉服務內容,幫助人民群眾干實事,干好事,才形成了今日我國之政法新媒體你追我趕、蓬勃發展的大好勢頭,我國各級政法新媒體才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持續關注與好評。因此,推薦當選為2016年度中國最具創新力政法新媒體。
2016年優秀政法網站評估是在中國信息化研究與促進網聯合正義網2016年8月共同啟動的全國百佳檢察門戶網站評選的基礎上,歷時5個多月,針對全國各級政法網站參考Tahaoo互聯網+評級指數結合信息公開、互動交流、便民服務以及網民體驗等指標綜合評定。
政法綜治委
首都政法綜治網、上海政法綜治網、平安廣西網、內蒙古長安網、陜西政法網、重慶長安網、成都長安網、平安杭州網、青島長安網、長春市長安網、平安寧波網、福州長安網、廣州政法網、廈門長安網、深圳政法網 公安系統
天津市公安局、廣東省公安廳、安徽省公安廳、寧波市公安局、西安市公安局、合肥市公安局、銀川市公安局、湖州市公安局、朝陽市公安局、紹興市公安局、臺州市公安局、渭南市公安局、荊州市公安局、肇慶市公安局、東營市公安局、德州市公安局、威海市公安局、常州市公安局、泉州市公安局、武威市公安局、桂林市公安局、南通市公安局、九江市公安局、上饒市公安局、三門峽市公安局、汕頭市公安局、吉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湖北省交管網、成都市公安交通管理局、武漢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拉薩市公安局、大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南寧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貴陽交警信息網、包頭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網、上海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云南禁毒網、江蘇禁毒網、浙江禁毒網、蘇州禁毒網、中山禁毒網、江西消防網、四川消防網、寧夏消防網
檢察院系統
江蘇省人民檢察院、河北省人民檢察院、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烏魯木齊市人民檢察院、沈陽市人民檢察院、長春市人民檢察院、廈門市人民檢察院、南昌市人民檢察院、保定市人民檢察院、張家口市人民檢察院、大同市人民檢察院、晉城市人民檢察院、鄂爾多斯市人民檢察院、蘇州市人民檢察院、紹興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三分院、安慶市人民檢察院、六安市人民檢察院、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檢察院、東營市人民檢察院、鶴壁市人民檢察院、清遠市人民檢察院、柳州市人民檢察院、德陽市人民檢察院、廣元市人民檢察院、南充市人民檢察院、天津薊州區人民檢察院
法院系統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網、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北京法院網、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黑龍江法院網、河北法院網、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廣州審判網、合肥市中級人民法院、太原法院網、溫州法院網、黔南州中級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西城法院網、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宿遷市中級人民法院、渝北區人民法院、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無錫法院網、宜賓法院網、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郴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蚌埠法院網、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司法系統
北京市司法局、天津司法行政網、重慶市司法局、山東省司法行政網、海南省司法行政網、寧波市司法局、深圳市司法局、南京市司法局、呼和浩特市司法局、太原市司法局、濟南市司法局、宜昌市司法局、常州市司法局、上海市金山區司法局、池州市司法局、天津市南開區司法局、贛州市司法局、北京市朝陽區司法局、新鄉市司法局、荊州市司法局、重慶市江津區司法局、桂林司法局、商洛市司法局、榆林市司法局 |
評估要點:優秀政法新媒體是根據Tahaoo互聯網+評級指數結合行政服務度、政法專業度、社會認知度、社交網絡度以及粉絲和內容緯度等指標綜合評定。
政法綜治委
平安銅仁、平安興平、渭南政法網、平安三明、平度政法、平安鶴城、吉安政法、法治大別山、法治巨鹿、南陽政法、平安印江、隴南政法委、鄧州政法、平安鎮海、廈門政法、惠安政法、耀州政法
公安系統
公安部刑偵局、廣州公安、平安中原、平安洛陽、唐山交通安全微發布、重慶交巡警、鹽城交警微發布、廣東消防、長興公安、海安公安微警務、溫州高速交警、江寧公安在線、柳州公安、快速路交警、德州運河公安分局、濟南公安、南寧特警、安徽消防、六安公安在線、四川巴中消防、長沙警事、青島交警、湖南公安、平安渝中、海南省交警總隊、濰坊公安、云南警方
檢察院系統
云南省人民檢察院、河南檢察、新疆檢察、陜西檢察、福建檢察、廣西檢察院、山東檢察、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北京檢察、上海檢察、石家莊高新檢察院、龍江檢察、正義肇慶、正義紅河、瑞麗檢察、保定檢察、唐山檢察、新鄉檢察、莆田檢察、濟寧檢察、南寧西鄉塘區檢察院
法院系統
三明中院、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福建高院、石獅法院、湖南高院、天平南陽、高縣法院、深圳羅湖區法院、信陽法院
司法系統
高密普法、黃驊司法、隴南司法、滄州普法辦公室、合肥司法行政、法治平谷、法制內蒙古、上海監獄、法制蓮湖、廣西普法、諸暨普法、四川監獄、法制西安、法制清白江、杭州司法、法治浦東、湖北普法、綿陽司法、法治東城 |
通過我們對2016年全國“互聯網+政法服務”工作的分析與研究,以互聯網為陣地我國各級政法機關網站和新媒體等“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取得很大成效, 為全面推動我國法制建設、公民普法守法、社會和諧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歸納起來主要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依法治國方略確定后,我國法治建設有了大幅提升
中國共產黨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依法治國正式成為中國的基本治國方略。2016年12月9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就我國歷史上的法治和德治進行第三十七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要把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依法執政基本方式落實好,把法治中國建設好,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國家治理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第二、中央高度重視科技人才、信息技術與政法業務深度融合
2017年1月18日,中共中央近日印發了《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要通過全面實施科技強警戰略,造就一大批精業務、熟法律、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建設數據化、智慧型政法機關,促進科技人才、信息技術與政法業務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應用能力;通過建立新聞發言人、官方微博微信網站發布權威信息制度,完善政法宣傳輿論引導工作機制,提升互聯網時代政法干警的媒介素養和社會溝通能力。
第三、我國政法網站建設成為標配,政法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從評測結果來看,我國各級政法機關高度重視政法信息化建設,注重互聯網在政法建設中應用,以公開、服務以及交流互動為基礎的網站覆蓋率較高。截至2016年12月31日,省級政法綜治、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司法機關網站覆蓋率為100%;市級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司法機關網站覆蓋率均超過90%,全國政法機關網站建設成果顯著。
第四、我國政法新媒體建設呈現出集群矩陣式平臺化發展
政法新媒體從本質上說是政法機關自身職能的線上延伸,也是政法機關適應人民群眾新需求、提供便民服務舉措的重要載體。在中央的總體部署和各級政法機關的傾力推動下,公安、檢察、法院和司法行政系統各自的新媒體發展依舊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30日,全國政法機關共計擁有政法新媒體官方賬號63423個。其中,來自公安、檢察、法院和司法行政系統的官方微博共計32431個,官方微信共計18586個,官方頭條號12406個。與此同時,一體化、跨平臺、集群集約化新媒體矩陣建設成為2016年我國政法新媒體的主要亮點。
第五、“互聯網+政法服務”公共普惠體系正在形成
相對于過去的政法信息獲取難、辦事服務難,我國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司法部門開始構建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公平、公正、便捷的“互聯網+政法服務”公共普惠體系。與時俱進的將自身業務職能、公眾服務需求與網站新媒體融合,通過互聯網打通政法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主要成果包括:
1、“陽光政法”信息公開體系穩步推進:自2014年以來,全國3000多家各級法院的裁判文書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接受公眾監督;最高人民檢察院推進檢務公開,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決定書等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公安部明確提出建立互聯網執法公開平臺,全面公開執法信息;司法部細化獄務公開標準、明確獄務公開流程等。
2、全國“互聯網+政法服務”公共普惠體系建設開始推進,以覆蓋全國的“最高人民法院訴訟服務網”“全國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公布與查詢平臺”“公安出入境網上辦事平臺”“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等一系列全國性服務平臺以及各單位自建的政法辦事服務平臺為基礎的“互聯網+政法服務”公共普惠體系逐步啟動,“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在讓群眾少跑腿,使群眾便捷的“找律師、辦公證、求法援、尋鑒定、要調解、學法律”,享受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務方面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我國政法機關在開展網站和政法新媒體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更新速度慢、服務能力不足、網上辦事項目少等。從本次公布的上榜政法網站和新媒體,我們可以總結出要建設好的“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就必須勇于擔當,必須以展示主流價值觀,弘揚正能量,保障社會和諧穩定為宗旨。只要我們心中時刻裝著人民群眾,努力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主題和特色,靈活運用網站和新媒體等“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助力業務支撐,建立網上網下結合的聯動機制,講真話辦實事求實效,通過“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全心全意解民憂、盡心盡責辦實事,就一定能夠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各級各類政法服務網站、微博、微信、頭條號、App等“互聯網+政法服務”平臺就一定能夠辦得更好。
以上為2016年中國“互聯網+政法服務”綜合影響力評估報告的全文。有關評估工作詳情請登陸:
促進網(www.ceirp.cn)和促進號(www.cujinhao.cn)查詢。
聯系人:曾勇、楊琪
聯系電話:010-62385883 工作郵箱:egov@ceir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