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圣托馬斯大學中國學者喬恩·泰勒(Jon Taylor)教授表示,中國繼續支持經濟全球化能使世界受益良多。
“中國有強烈的全球責任感,渴望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他說道,并在談及習近平主席今年一月在達沃斯論壇上的演講時認為,習主席的發言奠定了未來中國在經濟日益一體化的世界上的領導地位。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熱情擁抱全球化,從各個方面來看,習近平的演講是中國真正的轉折點,”泰勒說。“改革見證了中國在不到四十年的時間里,從一個全球貿易的邊緣國家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泰勒認為,近四十年的經濟發展經驗表明,中國能夠并將繼續追求共同發展的戰略,能成為除西方發展模式之外的另一種模式。
雖然中國經濟受全球經濟逆行的影響,不過,他表示,中國為應對經濟放緩制定了強勁而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開始進行重大經濟轉型。他還認為,中國在全球化中的作用體現在它從以投資為主的模式,變成更依靠國內消費的模式。
全球化也為中國創造了投資機遇,從直接投資接受國變成輸出國,產業結構從低技術密集型變為高技術密集型。“這些發展對經濟全球化和全球經濟治理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泰勒說。
他引用了習近平主席在達沃斯的講話:“中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中國改革開放持續推進,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促進經濟全球化和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和世界的雙贏,”他說道。
(編譯:王思涵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