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
見證并啟迪著媽媽們成長
在一連幾季的《媽媽咪呀》節目中,每一位上臺的媽媽,都能夠有所收獲,展示人生美好,或者從主婦的角色中綻放光芒,而更大意義在于觀眾也看到媽媽們的蛻變。就如一連幾季坐陣觀察員團的黃舒駿在這一季首期節目一開場時所說的,“我們陪伴很多媽媽成長,讓許多媽媽教會我們如何成長。”
比起做一個美麗的媽媽,更重要的是做一個幸福的媽媽。比起綻放美麗和光芒,更重要的是自身提升和蛻變。曾是雜技演員的王倩,因為12年前的一次表演摔傷而告別舞臺,當她站在臺上,與曾經的搭檔表演當時的雜技,漂亮地完成當時的動作,不禁在現場激動落淚。她講述了一個夢想折墮但收獲愛情的人生故事,舞臺上的這個當年的搭檔現在是她的老公,他陪她度過灰暗期,用愛給了她力量。這一次她是為兒子站到臺上,被摔傷后,她開始有恐高癥,有很大的心理障礙,但兒子讓她勇敢戰勝自我,“我想讓他看到媽媽很堅強”。
觀察員團評價說,在王倩和老公的表演中,讓大家看到了故事,看到了幸福,這一刻是最動人的時刻。實質上,媽媽們在舞臺上展示、發現、成就自己,她們傳遞出的現代女性的自強、自立、磨難之后的自我成長,以媽媽這個群體折射出的社會全景,帶給觀眾不少思索和啟發。節目搭建女性與女性的對話平臺,帶給媽媽這個群體和觀眾傳遞內心需要的正能量。這個舞臺上不僅是精彩紛呈,關鍵的是它充滿著滿滿的力量和希望。
而同樣是家庭幸福的李櫟涵大氣的才藝表演和講述的故事,則是展現著一種生活情趣和夫妻相處之道,令人忍俊不禁也深懷感觸。李櫟涵的老公是山東大漢,但她卻是家里強勢的那個,原因是“老公磨唧,看個《媽媽咪呀》能從頭哭到尾。”這樣強勢的太太與弱勢的拳擊手老公夫妻,錯位的性格差異,形成了兩人特殊的相處模式,卻異常和諧有愛搞笑。這種“反差萌”也反映著現代家庭觀更加多元化、具有包容度,節目也無形中引導著現代夫妻如何經營家庭。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