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7日,澳大利亞人工智能領域著名科學家、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托比?沃爾什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中國押注人工智能領域,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選擇,可以很好地利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革命。中國不僅擁有龐大的數據,更擁有眾多發展向好的大科技公司。”沃爾什所言甚是,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占據絕對優勢,并且很可能在追求人工智能發展卓越的道路上超越其他所有國家。
人工智能技術被普遍認為是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下一個前沿,預計會在未來30到50年間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發展驅動力,而中國將在這股全球浪潮中占據領導地位。在人工智能研發方面,中國實力雄厚,現已成為深度學習、傳感器、預見性維護、醫學成像和智能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創新強國。
根據杭州烏鎮智庫發布的數據,去年中國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第二大吸金大國,融資規模達到26億美元,雖然與美國的179億美元差距明顯,但中國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迅猛,這表明中國或許很快會超越美國。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今年1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稱,截止2016年12月,中國網民數量達到7.31億,與歐盟總人口相當,中國的互聯網普及率高達53.2%。并且,中國網民對新技術的響應能力很高。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形成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明顯優勢,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匹敵。
世界知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預測稱,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對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中國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屆時相關技術發展能讓中國GDP增長26%。
中國政府也高度重視迎接人工智能2.0時代的到來,出臺“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文件,致力于推動人工智能研究和發展。
今年3月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向世人宣告中國支持人工智能發展的堅定決心,“我們將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制藥、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這清楚地表明,中國打算在科技領域占據全球領導地位。
在“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中國政府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是重點發展領域。上月20日,中國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闡明中國決心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浪潮,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中國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將創建人工智能系統作為核心業務,對人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并且,即便是與美國的科技巨頭,像是谷歌、微軟、IBM、臉譜網和亞馬遜比起來,這些中國企業提供的人工智能應用也毫不遜色。
毋庸置疑,中國的三大互聯網公司——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在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方面正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百度每年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在語音和圖像識別方面優勢顯著;阿里巴巴啟動“城市大腦”計劃,用人工智能建造智慧城市;騰訊早在2015年9月就推出了機器人記者“Dreamwriter”,1分鐘內可寫出千字新聞報道,國際權威人臉識別數據庫LFW發布的最新榜單上,騰訊研發的一款人臉識別程序的準確率高達破紀錄的99.65%。
近年來,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遙遙領先于其他金磚國家。根據最新公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在高科技出口比例這一指標上,中國居全球之首。同時,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和印度企業的人工智能成熟指數得分遠高于美國的企業。因此,中印應在“互聯網+”和“數字印度”的框架下攜手合作,讓人工智能在金磚國家迅速發展起來。
不過,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在交通系統、教育、醫療等領域引領世界變革的同時,隨之而來的還有對人類的責任。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德國漢堡G20峰會上所言:“世界經濟論壇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將取代全球逾500萬個工作崗位。”這就要求我們遵循“人工智能,民享、民治”的原則。(編譯:諶融)
(作者拉比· 桑卡爾·鮑蘇為印度西孟加拉邦新視野廣播聽眾俱樂部秘書長。)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