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以“攜手防治荒漠、共謀人類福祉”為主題的《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召開,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出席開幕式并發表致辭。
會上,布小林指出,內蒙古是中國北疆的亮麗風景線,草原、森林面積均居中國第一位,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內蒙古始終致力于綠色發展,目前已經建立了182個自然保護區、3個世界地質公園、100個國家級森林、濕地公園和地質公園。
布小林表示,內蒙古的沙漠沙地面積也很大,其中荒漠化土地占全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的23%左右。內蒙古始終把防沙治沙、改善生態環境作為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經過幾十年來的努力,包括持續的生態修復工程,還有推行生態紅線制度,內蒙古的荒漠化面積逐年縮減、荒漠生態功能不斷增強,其中2000年以來,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了290多萬公頃,庫布其沙漠治理還獲得聯合國環境獎。
除此之外,內蒙古還制定了防沙治沙、全民義務植樹等地方性法規和配套政策文件,建立了相應的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把防沙治沙與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形成類型多樣的產業化防沙治沙模式,并建立了世界唯一以沙漠為主體的地質公園——阿拉善沙漠世界地質公園。
隨后,布小林提出要建設“綠色內蒙古”,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自覺的行動,持續走好生態改善、生產發展、人民生活提高的多贏之路。
布小林表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召開,為我國學習各國防沙治沙經驗提供了重要機會,對于我國建設生態文明,也是極大的鼓舞。布小林還表示非常高興同各國朋友交流防治荒漠化的經驗,也非常愿意同各國開展合作,為防治荒漠化、增進人類福祉貢獻力量。
布小林認為,此次大會反映了人類的共同愿景和應對挑戰的共同努力,將會成為國際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