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右)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共同啟動機制。(攝影: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
中國日報網鄂爾多斯9月11日電(記者 涂恬 嚴玉潔)9月10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邊會——“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啟動儀式在鄂爾多斯市舉行。中國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在發言中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體現了中國智慧。
張建龍說,共建綠色絲綢之路是中國政府的一貫主張,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廣泛共識,值此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啟動“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意義十分重大。攜手推進溝通交流,加強務實合作,打造生態安全共同體,是共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的重要保障。
他進一步指出,共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是化解挑戰和困境、維護全球生態安全的中國方案,體現了汲取國際先進防治經驗、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這次會議在機制建設和發展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果。實踐證明,通過機制性對話,加強溝通協商,推動務實合作,共同分享經驗,提高荒漠化防治能力,為有效遏制荒漠化和土地退化趨勢、有力推動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CCD)組織秘書處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女士指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充分體現了各方防治荒漠化和推動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雄心和共識,通過這次會議,與會各國都能夠在合作中找到更適合自己的重點。
她還表示,“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有利于促進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把綠色發展理念、綠色技術和綠色投資帶到沿線國家,促進相關國家在經濟等方面深入交流。她強調,合作機制是分享全球荒漠化防治最佳實踐的重要平臺,能夠促進聯合國成員國公平公正的發展,創新合作方式,開展廣泛務實合作,造福各國人民。
與會代表則結合本國和本地區實際,表達了在“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制框架下加強合作的迫切需求,提出了各自生態治理中面臨的難點,呼吁各國在合作機制框架下,促進區域和全球生態命運共同體建設,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安全保障。
(編輯:富文佳 田阿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