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去了趟印尼巴厘島,優美的自然美景,歷史悠久的廟宇和熱情友好的人們讓我們久久難以忘懷。
在旅行中,我們雇了一個小伙子開車將我們從巴厘島的中部載到頗受歡迎的西南部海岸。馬斯(Mus)不僅隨和幽默,而且悟性極高。當我們表示想要在當地餐館就餐時,他馬上帶我們來到了綠色稻田中的一個家庭餐館,品嘗當地食物。
聊天時,我們驚訝地發現馬斯通過仔細聆聽中國旅客們說話自學了不少漢語短語。而同樣意料之外的是,在大型南部旅游度假村之外,我們還發現了許多旅行中的中國游客,這恰好證明了中國喜愛獨立自由行的“背包客”們正越來越多。
根據《澳大利亞商業評論》(the Australian Business Review)報道,中國今年有望超過澳大利亞成為本年度國際旅客的最大來源國。
事實上,我們在距機場三小時車程的北海岸,進行“海豚之旅”時,就和一對兒福建省的年輕夫婦共用了一條小船。
《中國日報》今年五月報道,印尼旅游部長阿里夫(Arief Yahya)宣布將在巴厘島實施國家旅游業試點項目,將特別注意安保方面的工作,為中國旅客們提供舒適的度假旅行體驗。這是個明智之舉。
印度尼西亞似乎正以泰國旅游業為目標。據新加坡《今日》(Today)報報道,去年泰國總共接待了870萬中國旅客,這一數據較2015年同比增長了10.3%
但與此同時泰國旅游業也提供了一些前車之鑒,不僅以巴厘島為主的印度尼西亞旅游業需要吸收這些教訓,游客們自身也要注意。中泰兩國政府已通力合作許久試圖取締所謂低價、免費的旅行服務。在《今日》的報道中,泰國專業導游總會(he Professional Tourist Guide Association of Thailand)主席乍魯蓬(Chart Chantanaprayura)表示,旅客們一開始可以低價報名旅游團,但往往到達旅游地后才會發現要被迫為飲食、旅行以及住宿支付高昂的價格。
這種旅行對于游客們自身可能構成危險,因為如果拒絕配合旅游團經營方的要求,有時他們可能會被直接趕下乘坐的巴士。同時這對于泰國旅游業的名聲以及收入也有負面作用,因為旅客們的花費其實幾乎并不會進入泰國一方的口袋。泰國專業導游總會就此譴責違規經營的中國旅行公司,并表示這一現象雖然已經減少,但仍在繼續。
在《澳大利亞商業評論》的報道中,酒店咨詢公司浩華管理顧問集團公司(Horwath HTL)方面表示,目前巴厘島旅游業中潛藏著威脅,一些旅游業經營者們正指望著取締活動可以為自己帶來收益。如果不小心處理,不難想象類似的問題將在巴厘島也出現。這將會損害其旅游業,同時破壞旅客們旅行的美好心情。
巴厘島的基礎設施,例如道路、下水道、供水設施等,目前還不夠完善,而其曠人心脾的自然風光,卻又十分容易遭到破壞。
巴厘島有望繼續以一個大眾都負擔的起的旅行地點,而不僅僅是富人們的游樂場而存在。但這一切需要中泰兩國政府密切配合規范旅游行業,兼顧巴厘島當地的長遠利益與旅客們輕松度假的需求,讓巴厘島作為“微笑之地”永存。
關于作者:
麥特·普里查德(Matt Prichard),中國日報作家。
(編譯:黃鈺婷 編輯:陳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