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這五年之共享發展:精準扶貧的成功樣本
結束了四川和青海之行,我們的英國小妹又馬不停蹄地來到了第三站,山清水秀的湖南湘西。
這組航拍美到炸裂,真是分分鐘想給攝像師加雞腿。
如此漂亮的地方,住在這兒一定很棒!但很多人或許不知道,過去,由于交通閉塞,缺少耕地,這里的很多居民都在貧困線上掙扎,在國家發展的進程中曾經掉了隊。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包含了共享發展。
減少社會差異,扶貧減困,對于一個經濟強國來說,其重要性不亞于經濟生產和GDP。關注中國社會的貧困人口和弱勢群體,共享發展理念意在彌合社會差距,讓更多人的享受當前發展的紅利。
這么宏大的概念該如何落到實處?英國小妹在大山深處的一個小村子里找到了答案。
隸屬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十八洞村面積不大,人口也不多,卻是名副其實的 真?網紅。
據村民介紹,從前的十八洞村基礎設施落后,交通閉塞,年輕人都去外面打工,村子里只有一些留守老人和兒童。姑娘們走出去后多數不愿回來,外面的姑娘又不愿意嫁進來,所以單身漢也特別多。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主席到此考察并首次提出了“精準扶貧”(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的重要思想,作出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
幾年前,孔銘英在廣州打工,還沒有和當時的男朋友、十八洞村村民施全友結婚。
習總書記的到來,讓十八洞村“火”了起來,也讓施全友和孔銘英看到了機會。隨后,孔銘英放棄了在外打工的生活,回到了男朋友的家鄉,和他一起創業。
現如今“巧媳婦”農家樂一個月的收入能達到五六千元,比外出打工賺得還多。在他們的帶動下,村里今年又陸續開了7家農家樂。
苗繡。
苗繡是中國苗族民間傳承的刺繡技藝。十八洞村通過合作社的方式,使傳統苗繡更加符合當今市場需求,從而將其苗繡產業推向市場,來提高百姓的收入。
村民們除了自身不斷努力致富,還得到了“神助攻”。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了精準扶貧的隊伍,幫助他們實現小康夢。
公益組織黑土麥田(Serve for China)是耶魯大學的三位優秀中國畢業生發起的,旨在培育杰出的農村創業者和農村公共服務者,為鄉村創造可持續的影響。其團隊一半是清華、北大、耶魯、哈佛等名校的學霸,另一半則是在農村建設一線拼搏的農村創客,擁有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
鄧超超就是來自黑土麥田的鄉村創客,苞谷燒是她負責的項目之一。苞谷燒是湘西當地一種玉米原漿烈酒,用苗族人的古法釀造而成。在苞谷燒的加工廠里,英國小妹還品嘗了一下這種傳統烈酒,結果被華麗麗地嗆到了。
本地釀酒。
鄧超超主要是幫助本地釀酒戶提高生產質量,改善衛生環境。為了提高當地居民收入,他們還幫村民打開銷售渠道,把產品賣到別的城市。湖南湘西只是中國社會實踐共享發展的一個縮影。在共享發展的理念下,更多的各級政府以及公益組織和每一個個體都在積極努力,因為他們意識到,只有堅持共享發展,才能解決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同獲益。
這次苗寨之行讓英國小妹收獲頗豐。明天,新一集也同樣干貨滿滿,千萬不要錯過哦!
往期回顧:
獨家視頻|這五年:開放發展 英籍萌妹逛成都
http://kan.chinadaily.com.cn/content/WS59e03d96a310c1bc8d14d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