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此次大會將確立中國未來至少5年內的發展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宏大愿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化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2049年)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其中,第一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將很有可能在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的五年任期內實現。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眼下得到外界的特別關注,因為為了繪制路線圖和制定政策以達成中國在本世紀中葉的發展目標,中共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可能會制定未來30多年的發展議程。
對于中共十九大,有一些問題需要關注:闡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基本政策時,是否存在措辭的細微變化?為了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哪些具體的目標?環境保護應該是一個優先要務,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之下,將提出哪些不同于以往的抗擊污染的具體制度法規?很多社會領域預計會受到關注,比如教育、醫保、農村土地改革等,其中哪個或哪幾個將成為重中之重?
預測中共十九大的關注熱點并不是全靠猜測。今年7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發表重要講述,就中共十九大報告涉及的若干重大問題做了深刻闡述。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的發展處于一個新的歷史性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他指出,中國共產黨不能躺在過往取得的成就和榮譽之上停滯不前,中國面臨艱巨的挑戰,他提醒中國共產黨不要沾沾自喜和盲目樂觀。
習近平總書記的言論符合其核心價值觀,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所堅持的?;叵?006年,習近平總書記當時還是浙江省委書記,他告訴我中國應當為自己的成功感到驕傲,但“成就不應當引發自滿情緒”,“我們需要客觀地評估自己”。
在“7?26”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而中國的國際視野也出現了拐點,反映出中國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重要的作用。習近平總書記說,中國模式在國內取得巨大成功,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共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的治國理政理念產生的影響力,將在未來幾十年里逐步顯現。
本文作者為美國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勞倫斯?庫恩。
(編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