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接到英國首相特雷莎·梅祝賀他勝選的電話。今年6月,特蕾莎梅認為反對黨處于弱勢地位,想借此博一下,決定提前大選,可是最終卻丟掉了在英國議會的大多數黨地位。如今,她中只能借助北愛爾蘭民主統一黨的支持執政。
然而,安倍的政治投機主義卻取得成效。在10月22日舉行的提前大選中,他領導的政黨聯盟在日本下議院的臨時選舉中贏得三分之二的席位,獲得絕對多數席位。因此,安倍可以繼續連任到2021年秋季,在2018年9月爭取第三次擔任自民黨黨首。
自民黨就贏得了284席,與安倍在9月28日解散議會前擁有的席位數一致。不過,它的聯合執政小黨派公明黨卻遭受打擊,由35席降到29席。在過去的近五年里,這個中立黨派和中右翼黨派自民黨的聯盟在議會通過了一系列爭議性法案,削弱了公眾對公明黨的支持。
由于選民人數以及反對黨的支持人數皆不足,致使自民黨受益。日本總務省稱,在10月22日當天,只有58.68%的選民投票,是自二戰以來選舉投票數第二少的一次。
由于大選的原因,反對黨對牽涉到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的安倍裙帶關系丑聞調查也只能作罷。許多選民認為,安倍并沒有給出具體解釋,證明針對他涉及這兩起丑聞的指控是錯誤的。受到丑聞的影響以及對議員的想法置若罔聞,安倍的支持率從年初的60%下降至7月底的26%。
因此,等到議會再次召開,反對黨的立法委員可能會繼續因安倍被指控涉及丑聞而進行盤問。
《朝日新聞》將這次的選舉結果稱為“反對黨的失敗”,而不是執政黨的勝利。根據日本廣播協會(NHK)民調顯示,支持安倍的選民中有一半是因為別無他選。與自民黨意識形態產生分歧的反對黨對這次提前選舉毫無準備,想不出任何令人信服的承諾來獲得選民支持。
自民黨在二戰后幾乎獨占對日本的執政權,只有1993年至1994年期間,反對黨聯合政府短期執政,以及在2009年日本民主黨獲勝,執政到2012年。
日本人民希望看到執政黨和反對黨派力量的平衡。就連支持安倍的日本《讀賣新聞》也認為,由于執政黨在議會中贏得大多數席位,不能指望支離破碎的反對黨進行有效的監督。《讀賣新聞》說道:“這種形勢不可避免地會破壞日本政治的健康以及保持必要的對立性。”
同樣,新安倍內閣若的任何閃失都會導致安倍的支持率再次下降。
安倍一直在推動經濟,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社會等棘手的政策,還急于想要在執政時期實現修改日本憲法的夢想。
民調顯示,盡管下議院新選議員中有超過80%的人支持憲法修訂,但是,民眾在這個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這就意味著自民黨的憲法修正案可能會在議會通過,卻不能在全民投票中通過。
安倍知道他的支持率大幅下降,在10月23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誓,要“謙虛而真誠地”領導他的新政府,因為他不會再有機會冒險了。
關于作者:
蔡虹:中國日報駐日本記者站站長
(編譯:張茜、楊崢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