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ffat Un Nesa博士(左)與丈夫和兒子合影留念 |
與其他領域的醫生相比,腫瘤科醫生的生活很特別,而腫瘤科女醫生的情況尤為特別,因為治療癌癥患者非常具有挑戰性。在孟加拉國獲得臨床醫學學士學位后,我選擇到中國進修,希望確定一個專業領域。實習期間我經常看到癌癥病人遭受的折磨和痛苦,因此我決定成為一名腫瘤科醫生,幫助他們。人們通常聞癌色變,被確診患有癌癥的病人往往受到的心理打擊更加沉重。治療癌癥異常復雜,需要承擔協調方方面面的巨大壓力,治療過程中需要咨詢很多醫生,進行很多檢測,遵循很多相關的指導。
選定專業后,我獲得了跟程玉峰教授學習的機會,他是齊魯醫院乃至全中國的頂級癌癥放射治療專家。程教授指導我如何治療癌癥病人,怎樣緩解病人的疼痛以及安撫他們的家人。此外,他還教導我,關心呵護病人的前提是要充分考慮病人的心理狀況、身體狀況和社會經歷等。
腫瘤科醫生的生活看似光鮮,實則要經常見證人生最痛苦、最親近的時刻。大部分病人都是在其他科室得知自己罹患癌癥的消息,他們會找到腫瘤科醫生,倘若我們有辦法延長他們的生命,即使無法完全治愈,也會給他們帶來一絲安慰。在放射腫瘤科,我們接受的病人要么剛做完手術,要么正在接受化療。化療和放療可以殺死癌細胞,但有很大的副作用。程教授告訴我,治療癌癥是一項團隊工作,需要所有人齊心協力。
我認識很多病人,一些是癌癥早期患者,一些已進入了癌癥晚期。能給他們帶來幫助和希望,是我莫大的榮譽。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個來我們這里進行放射性治療的12歲小姑娘。她是個學生,被診斷患有腦瘤,需要接受放射治療。她來自濟南郊區,從來沒有見過外國人,當我們早上例行巡視病房時,她看到我后非常激動地詢問了我的名字,還同我握手。我教她一些簡單的英文,她開始叫我姐姐。每次放療時我都陪在她身邊,微笑地牽著她的手,她很開心。三周后她出院那天,我特意去病房為她送行。她在背后藏了什么東西,讓我閉上眼睛,伸出雙手,她把神秘的東西放在我的手里,我睜開眼看到手里是一張紙,上面畫著兩個人,還配有漢字。她用中文告訴我:“這個是我,那個是你,姐姐。”幸福的淚水在我眼里打轉,我也為她結束治療,正式出院而感到開心。我緊緊地抱住她,給她一個溫暖的道別。
下班后我會照顧3歲的兒子,他現在在當地的一家幼兒園上學。照顧他并不輕松,但9個小時的忙碌工作后,我很想念他,會去接他放學。他會用純正的中國腔跟我講漢語,比我標準得多,而且他漢語的流利程度已經超過了他的母語孟加拉語,那一刻,壓在我身上的所有疲倦都消退了。
我的丈夫Misbahul Ferdous今年獲得了山東大學的博士學位,他和我們的兒子是我動力的源泉。我很高興我的兒子可以學習中文,實現我們講漢語,寫漢字的夢想。我希望有朝一日,Taihan出人頭地,光大孟加拉國,我們一家人可以回到祖國,成為中國和孟加拉永遠的友好使者。
關于作者:
Effat Un Nesa已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現在是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的博士生。
(編譯:孫磊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