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12月6日電(記者 楊萬麗)中國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國際前高管德地立人(Ted Tokuchi)回憶起五年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時刻。
那是2012年12月5日,習近平11月底剛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在12月便與中國的外國專家舉行了第一次研討會。
在80分鐘的會議上,習近平收到了20位專家的建議,其中包括中國國有企業第一位外籍高管德地立人(Tokuchi)。這些提議涵蓋了大學改革以更好適應社會實際需要,到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國門。
習主席在會上說:“中國對世界開放,我們想要向世界學習。”他還表示,各個領域的外國專家,為中國各方面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為中國與外部世界架起了一座橋梁。
現年65歲的日本經濟學家德地立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他回顧稱,中國對發展的雄心壯志,對海外人才的接納歡迎,令他尤為深刻。“中國現在正展現新時代的迷人魅力,為世界提供更多的機遇和機會,中國將成為世界新一代年輕人心儀之地。”他說道。
國家外國專家局表示,據統計在過去5年里,超過330萬的海外人才進入中國。
為了吸引更多海外頂尖人才,國家外國專家局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以及公安部,將簽證申請流程從幾周簡化為5天。還采取了包括降低永久居留者的申請門檻等其他優惠政策。
中國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表示,對一些能人異士,我們將采取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政策,進一步落實習近平在10月召開的19大上的講話。習近平在報告中稱,應有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盡力留住他們,歡迎他們加入我們。
張建國表示,對于需求迫切的國外專家以及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相關部門將在明年簡化他們的工作許可申請流程,以此吸引更多海外人才。“我們看到,國家政策在海外人才的招募上取得了巨大進展,中國還將涌入更多人才。”他說,“這些優惠政策展現了中國的開放包容,這是一個大國對世界應有的姿態。”
除了五年前的第一次研討會外,習近平還與外國專家進行了兩次類似的研討會——一場在2014年的上海召開,另一場是2015年在莫斯科舉辦的——展現了習近平對在華外國人才的高度重視。
2014年5月,習近平在上海會見了50位外國專家,聽取了他們從改革人才評估體系到更好支持創新的一系列建議。習主席表示,中國必須采取更加開放的政策來招賢納士,不論國籍,充分發揮他們的專業能力,完全信任他們。“中國將時刻保持對外學習,無論我們發展得多好,也要謙虛好學,增強中外開放交流與學習。”
英國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兼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安東尼·j·萊格特(Anthony j . Leggett)表示,習近平在會上表現出的認真態度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看到習主席在做筆記,他尤其驚訝。“習主席深知引進和充分利用外國專業知識的必要性。”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創始人王輝耀表示,習近平主席對外國專家的言論指明了中國人才政策的發展方向。在上海研討會結束后,他發表了一篇文章,寫道:“在這樣一個時代,我們應該努力實現一個中國夢,即世界各地的人才都可以到中國尋求更好發展的中國夢。”
2015年5月,習近平還在莫斯科與大約40名曾在中國工作過的俄羅斯人或他們的家人見面。自1978年以來,成千上萬的俄羅斯專家來到中國,參與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編譯:徐可心、張茜 編輯:王旭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