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大地上,發展與進步從未有一刻停下腳步,中國不斷突破極限,取得令世人難以置信的成就。過去五年,中國各行各業進行了深刻變革,中國被打造成世界經濟引擎,形成了鮮明的社會價值觀,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環保事業,提高景區質量,規劃城鎮化發展,改革農業,加大對“一帶一路”等項目的資金支持,與各國建立穩定的外交關系,促進教育事業發展,改進醫療衛生領域。與此同時,中國制定了《十三五規劃》,讓政策與發展得以延續。
金融服務業
《規劃》指出,中國的金融服務業依然有巨大的成長進步空間,要實現金融改革和保持金融環境穩定的雙目標。
醫療衛生
隨著中產群體的日益壯大,對高質量醫療衛生服務和養老服務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政府無法獨立滿足人民相關需求,因此《規劃》鼓勵民企參與建設企業醫療衛生與養老體系,助力打造“健康中國”。
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近年來最具活力、投資最大的領域。根據“一帶一路”倡議,中國將繼續優先推進城鎮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協調區域發展與公路、鐵路和港口建設,加強互通互聯工作。《規劃》還強調,要加快完善安全高效、智能綠色、互聯互通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
農業改革
在農業領域,以此前的農業改革為基礎,《規劃》重申將繼續簡化農業政策,改進農業技術創新,加強農業現代化服務體系的活力。
互聯網+和信息通訊技術
以電子商務和網絡為依托,促進新產業的發展,將傳統經濟領域與互聯網相結合,加強“互聯網+”現代化建設。
環境保護
《規劃》重點提出了打造綠色經濟,加強環境管理與安全,發展清潔能源,控制廢氣排放,保證環境保護與安全,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作為一名外國人,我十分支持、認可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并認為新的十三五規劃將推動中國成為富強、繁榮、富有創造性和創新性的經濟強國。世界各國不僅應該借鑒中國的五年規劃綱要,更要學習中國政府靈活的政策,并將其作為本國發展的標桿。
關于作者:
Khurram Hussain Raza是就讀于南京科技大學的一名留學生。
(編譯:孫磊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