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年一度的網絡購物狂歡節
——“光棍節”今年取得空前成功,當日成交量突破10億,成交額超過1000億元。11月11日的“光棍節”已經過去數周,你會問:為什么這家伙還要寫一些湮沒在瀏覽記錄里的“陳年舊事”呢?
“光棍節”對你們而言也許已是舊聞,但對我而言它還沒有過去。因為直到寫這篇文章時,我訂的很多“寶貝”都還沒有送到。
身為英國人,我知道參與中國的購物狂歡并非易事。一年前,要是有人告訴我:將來我會愉快地點動鼠標,在一個中文(我完全不懂中文)購物網站上“揮霍無度”,我一定會對他說:“你瘋了吧。”
鑒于以往的慘痛教訓,我很了解網購的危險。坐在電腦旁或拿著手機,你只要稍感無聊,或喝了一兩杯酒,網購的沖動就會浮上心頭,驅使著你打開亞馬遜(美國購物網站)或者eBay(美國線上拍賣及購物網站)采購一番,結果留下一筆“無力償還”的賬單。
來到中國后,我想我至少擺脫了網購的誘惑了。可沒料到,有一位中國同事卻不遺余力地開導我,說如果錯過了“光棍節”上物超所值的商品,我一定會追悔莫及。
“可我什么都不想買啊,”我抗議道。
“這不是重點”,他說會有各種各樣的“寶貝”特價銷售,等著大家搶購。
由于實在盛情難卻,我還是妥協了。于是,在一位中國朋友的幫助下,我注冊了淘寶賬號。事已至此,我心想既然價錢這么便宜,而且我一直都想買部新相機,為什么不試試呢?
然而,隨著“雙十一”一天天臨近,我卻打了退堂鼓。因為,在一家從未接觸的網站上購買相機這么昂貴的商品,對我來說風險太高。然后,我便一路來到五棵松的相機賣場買了新相機,價錢也很公道。至于鏡頭,不如就“托付”給淘寶吧。
嘗試著買了幾個便宜的中國燈籠和幾張海報后,我相信自己已經完全可以在翻譯軟件的幫助下使用淘寶。終于,“光棍節”到了。整整一天,我都認認真真地淘著“寶貝”:6瓶裝的法國紅酒,這么便宜?那不客氣了。穆茲利大減價(一種什錦早餐)?來兩包。24瓶裝的比利時啤酒,只要這個價格?試問,誰能不心動?
中國的物流速度向來令我放心。果然接下來的幾天里,我開始陸續收到一些“寶貝”。
但剩下的“寶貝”便再無音信。購物本是一件私事,所以我不太喜歡與人分享自己的購物經歷,特別是購物細節。可當拖延的時間從數天變成了數周,我終于坐不住了,不情不愿地去找中國朋友求助。
這段經歷會讓我就此戒掉網購嗎?可能不會。不過從今往后,我還是在英文網站上淘點便宜貨吧。
(編譯:鄧李嵐、高尊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