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簽署了一份“能源獨立行政令”,該項行政令“撤銷”了奧巴馬執政時期在減少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以及控制碳排放方面的立法。3月第一次到訪環保署的時候,特朗普簽署了該項法令,使化石燃料工業擺脫立法約束,此舉令人對美國對氣候變化協議的承諾產生疑問,尤其是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
特朗普政府暫未表示將退出《巴黎協定》,但是,即使對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做出極微小的變動,美國就幾乎不可能兌現其國際氣候承諾,更不用說徹底放棄“清潔能源計劃”了。特朗普多次質疑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承諾削減環保署撥款,任命反氣候變化的訴訟者斯科特•普魯特(Scott Pruitt)為環保署署長、前埃克森首席執行官雷克斯•蒂勒森(Rex Tillerson)為國務卿。這些舉動已經令世人對美國在全球抗擊氣候變化中的角色畫了一個大問號。特朗普政府統治下的美國會不會達成其在國際場合同意的減排目標?現在看來,該行政令打破了所有疑團。
3月,1.1萬億美元的預算規劃發布,規劃履行了特朗普在總統選舉時許下的承諾,包括削減三分之一的環保署撥款,預算主管米克•馬瓦尼(Mick Mulvaney)表示,那些項目(環保規劃)是“浪費您的(納稅人的)錢”。至于應對氣候變化,馬瓦尼稱,“我們再也不在這方面花錢了。”
不僅奧巴馬的“清潔能源計劃”資金被砍,國際氣候變化項目以及氣候變化研究和合作伙伴計劃的資金也遭到削減。
這意味著,中國是唯一一個仍然致力于宏大氣候目標的大國。特朗普政府統治下的美國背棄其全球氣候承諾,但中國并不氣餒,仍然繼續朝著減排目標前進。
仿佛背棄美國的氣候承諾還不夠,特朗普還給另一項全球事業——對抗饑荒和貧困——帶來沉重打擊。特朗普提出削減對外援助,此舉頗有終結美國作為全球緊急捐助大國角色的意味,而這個關頭,正值尼日利亞、索馬里和南蘇丹非洲三國爆發70年中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
如果美國國會同意特朗普提出的大幅削減計劃,美國政府停止提供經濟援助抗擊非洲當前1600萬人面臨的饑餓危機,可能會造成災難性影響,例如,成千上萬難民移民歐洲、伊斯蘭國等恐怖組織獲得支持。在美墨邊境修一道墻可能會增加美國公民的就業機會,阻止以穆斯林人口為主的國家居民進入美國,從而保護美國免受恐怖分子襲擊。
當然,恐怖主義是整個人類面臨的威脅。但氣候變化也不例外。特朗普和他的政府越早看清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對他們、對美國、對整個世界越好。
(譯者:崔騁堉?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