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調發布紅色通緝令,追捕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的外逃人員,此舉引發世界關注。
最近中央追逃辦公布了一組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外逃人員的姓名、照片以及具體住址。此次公布共22人,涉及6個西方國家。一位全球反腐工作者盛贊中方行動,稱其讓外逃人員毫無防備,無處遁形。
“中國強調要同其他國家,尤其是外逃人員集中的國家進行合作,共同將腐敗分子繩之以法。”國際反腐敗學院院長兼執行秘書馬丁•克羅伊特納(Martin Kreutner)表示。國際反腐敗學院是一個全球性的智庫機構,總部位于奧地利拉克森堡市。
?“中國的反腐行動總體上遵循國際反腐敗公約和準則,符合聯合國反腐敗公約及其他框架的規定。” 馬丁•克羅伊特納在給中國日報的電子郵件中如是寫道。
2011年,國際反腐敗學院在國際刑警組織與其他幾個執法機構共同倡議下正式成立。作為全球第一所反腐敗院校,國際反腐敗學院為反腐教育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2014年,中國加入國際反腐敗學院。
克羅伊特納表示,學院一直同中國保持緊密聯系,為中國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反腐敗專家,促進區域及國際合作不斷發展。
“近年來,國際反腐敗學院也迎來了一批中國學員,他們參與了學院的各種項目和培訓,如一年一度的國際反腐敗學院夏季課程,反腐學研究生課程等。”
國際反腐敗學院成立之時,全球范圍的腐敗越演越烈,嚴重程度前所未有。據估計,每年有數萬億美元的贓款流入國際金融體系。
與此同時,中國繼續追逃工作,確保22名外逃人員最終遣返回國。
中國最高反腐檢察機構——中共中央紀委表示,中方正在對這22人在內的946名外逃人員進行全球搜捕。
緊跟中國迅速展開行動是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承諾將對移民政策進行重審,要求188C類投資移民申請人至少投資500萬澳元(合375萬美元)才可獲得申請移民資格。
報告稱,此類投資移民申請者中,90%是華人移民。
除了澳大利亞,中方認為外逃人員可能藏匿的國家還有:英國、美國、加拿大、新西蘭以及圣基茨和尼維斯。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財政事務部前主任維托•坦茨教授是研究腐敗問題的權威專家。
1998年,他的開創性研究《世界范圍內的腐敗:原因、后果、范圍和醫治對策》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出版發行。
當被問到如何制止腐敗問題蔓延時,坦茨教授坦言:
?“如果個人向國家投入大量金融資產,國家則會從中受益,反腐就成了一場艱難的零和博弈。”
他指出,嚴懲與大力追逃對反腐工作有一定幫助,但僅憑這兩點遠遠不夠。
坦茨教授還補充:“適當簡化法律,使法規更加透明和統一,有利于反腐工作的開展。”
(譯者:王冠婭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