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中國北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寒冷氣候,冬天漫長而可怕,夏天短暫而舒適。
濕熱是中國南方和沿海地區的居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而北京的居民不用。
但是,首都近年過去的每一個夏天都比前幾年更加炎熱。
直到北京上周下雨,黑龍江省氣溫突然下降,在此前,今年夏天北方一直炎熱。
5月份,北京,天津,河北和內蒙古自治區白天氣溫高于35℃。吉林省和遼寧省的東北部在5月份同樣炎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西北部6月份天氣持續高溫。
上個月,熱浪席卷了中國其他地區。
為什么氣候討論應該每天進行?
由于氣溫上升到40攝氏度,上海發出高溫橙色警報。7月18日報紙上的照片顯示,重慶動物園的一名員工在一只大熊貓旁邊擺放了大塊冰塊,為這個地方降溫。一位最近訪問過四川成都熊貓館的朋友說,那里的一些大熊貓被安置在空調房間里。
2013年,一張照片概括了中國的夏天,一個男孩在山東濟南的一個井蓋上用鍋“煮”一個雞蛋和一些蝦。那一年媒體報道了很多中國因天氣炎熱而引起死亡的事件。
隨著地球溫度在陸地和水面上升,人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關注氣候變化,或通常所說的全球變暖。氣候變化通過在大規模的時間尺度上改變地表和海溫,降水以及大氣和海洋環流,影響自然界能量的整體平衡。
人為和自然原因都引起氣候變化。工業革命以來,人為的作用是顯著的。汽車和家用電器(不僅僅是工廠)排出的溫室氣體減緩了地球將太陽吸收的熱量的一部分反射回太空的過程。
為了寫一篇關于氣候變化影響的基礎報告,我在6月份實地考察了明永冰川。冰川坐落在中國西南的云南省,海拔3000多米,是中國4.8萬多冰川的最低點。
云南大學的一位專家說,冰川已經退縮了約300米,在1975年和2009年之間也有所減少。
北京的其他科學家告訴我,中國很多冰川和“高山亞洲”地區正在融化,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以后灌溉和飲用水的短缺。
這些冰川對氣候變化是否敏感?是的,他們說,像其他地方的冰川一樣。在全球范圍內,氣候變化可能會使馬爾代夫這樣的國家陷入困境。
全球年平均氣溫比去年上升了0.99℃。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網站,自2001年以來,136年歷史中17個最熱年份中有16次自2001年之后發生。
無論是人為的還是自然的原因,氣候變化都是現實的。增加碳足跡不是前進的方向。
(譯者:朱陳鋒 編輯: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