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屬于哪個民族?
自來到中國后,我一直為與這個巨無霸國家擁有數量如此眾多的民族而感到驚奇。
當然,此前我也知道中國不同地區的人會說不同的語言。我在英國見到的絕大多數中國人——說實話通常是在點餐的時候——是廣東人,他們所說的語言與我現在北京聽到的普通話就不同。
但我不知道的是,中國其實有56個民族和多達297種還在使用的語言。有的人住在城市,有的人住在沙漠,還有的人住在叢林深山,住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和烈日炎炎的南方。
這就顯得我的國家非常無聊了。沒錯,我們有英格蘭人,蘇格蘭人,愛爾蘭人和威爾士人,或者說康沃爾人,馬恩島人和海峽島民,和一些后來從世界其他地方到來的移民。但在這個小國經過幾千年的共居,各民族已經充分融合混雜,變得幾乎一樣了,不是嗎?
顯然不是的。
幾年前,有人用DNA分析結果描繪了一幅英國地圖。血樣來自兩千多名英國人,他們的四位祖父母都出生于同一地區。
令人驚訝的是,地圖上血液的變化規律與數百年甚至數千年前的古代王國或部落區高度匹配。
換句話說,我們可能看起來是個非常整齊劃一的國家,但事實上我們依舊嚴格忠于先前的民族。
也許在潛意識里,很多英國人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二十多年前我搬過一次家——經過奔寧山,從我的出生地蘭開夏郡到約克郡,直線距離只有大概十英里。盡管新家離我的出生地并不遠,但我立馬能感受到我來到了另一個“群體”。口音不同,態度不同,建筑不同——但外人可能發現不了。
去年,我搬到了離家更遠的諾丁漢,我的兒子在那里上大學。在那里,遠離了北方和中部,我算是真正離開了我的舒適區。這里的口音非常不同,人們的長相也不一樣——甚至似乎矮小很多。這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民族,而且不同地非常明顯。
但蘭開夏郡人,約克郡人和諾丁漢人都被歸類為英格蘭人,在外人看來我們可能并沒有什么區別。
但即使在北京,在我們這個舒適的小飛地,我們這些英國人也在傳遞著屬于我們這個民族的細微的——有時也沒那么細微的——信號。
你可以擁有一個天體物理學的學位,但如果你張嘴說出帶有北方口音的話,其他英國人就會給你貼上幾個標簽:要么是個沒文化的蠢貨,要么是《權力的游戲》里的群演。如果說話帶西部腔,人們就會認為你要么是個海盜,要么是個酗酒的鄉巴佬。
所以,如果這種事情在一個郵票大小的島國都會發生,可以想見在中國這個巨大無比的國家中的56個民族是如何用297種語言互相評判對方的!
譯者:段正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