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為21世紀重要的地緣政治戰略,“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正式提出以來,歷經四年仍然勢頭不減。
過去四十年來,中國工業和制造業飛速發展,不僅改善了本國人民的總體生活水平,還帶動了鄰國經濟的發展,造就了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成就。
同時,中國在非洲進行大規模投資活動,大量進口非洲的能源、糧食和原材料等產品,有力地推動了非洲大國的經濟發展。
不過,中國政府為何如此重視即將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否意味著中國會進一步推動全球化和區域合作?中國又該如何拓展與其他國家的合作空間?
“一帶一路”倡議對促進中亞和東歐這兩個重要區域的和平穩定至關重要。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和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堪稱中亞地區最具遠見的領導人,他們從本國人民的利益出發,意識到將中亞這個長期被忽視的邊緣地帶轉變為全球交通運輸和商業活動主干道的巨大價值。
“一帶一路”倡議有望幫助各國實現和平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強國際合作,更好地理解倡議的遠大目標,即將歐亞非大陸的心臟地帶發展成全球交通運輸中心,將“世界島”的中心區域轉變為世界的神經中樞。
這就是“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重要性所在。相較于由貧窮、恐怖和動蕩催生的宗教極端主義或者結成軍事同盟關系,挑戰大國國家主權等方式,“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為各國人民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
關于作者:馬丁?希弗,華盛頓全球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