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作為新當選的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干事,我對也門進行了首次正式訪問。經歷了兩年的武裝沖突,這個國家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全面崩潰,眼下正遭受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霍亂爆發和最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之痛。營養不良隨處可見,饑荒爆發迫在眉睫。約1500萬人既無法獲得醫療服務,也得不到清潔用水和衛生設施。
世衛組織正在介入,同許多合作伙伴一起,竭盡全力盡快改善也門的形勢。中國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尤其感激中國履行對全球衛生和安全的承諾,對我們在也門的工作提供了慷慨的資金支持。
中國的支持體現了世界應對危機時所需的團結一心,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多年來踐行對全球衛生作出的強有力承諾。中國有著50多年對非合作及援助的歷史,其中最近一例就是派遣緊急醫療隊前往西非協助抗擊埃博拉疫情。除了應急支援,中國生產優質、安全、有效的疫苗、藥品及醫療醫療器械的能力,也將成為一種至關重要的全球性衛生資源。
上周,我來到中國訪問,這標志著中國與世衛組織之間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進一步深化。
今年年初,習近平主席對世衛組織日內瓦總部進行歷史性的訪問。我的前任陳馮富珍博士和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博士,就衛生領域的合作計劃達成協議。該協議的首要目標是提升中國民眾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眾的健康水平。我們希望共同建設一條安全、健康的絲綢之路。
所有國家都有責任保護本國人民的安全。世衛組織的使命是協助所有國家履行保衛和照顧本國公民,尤其是最貧窮、最脆弱群體的職責。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描述他的世界愿景時所述,人類社會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進一步說,強國有義務幫助身處困境的弱國,因為最薄弱的環節決定了整體的強大程度。
自擔任世衛組織總干事以來,我強調了世衛組織工作的幾項當務之急,包括提高阻止、發覺、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通過搭建強有力的衛生系統實現全民健康覆蓋。
西非埃博拉危機以一種最具破壞性的方式證明,全球社會尚未做好充分準備應對嚴重疫情爆發。我們需要強韌有力的衛生系統來增強我們的防范能力。最強有力的衛生系統建立在全民覆蓋、人人平等的原則之上。任何人都不應在就醫和返貧之間被迫做出選擇。
中國在衛生系統和政策方面的長期經驗和專長,對于實現世衛組織的全球重要目標,尤其是在衛生危機管理和推動實現全民健康全覆蓋方面,彌足珍貴。中國可以同其他國家分享成功經驗和最佳實踐,為他們提供成功范例。
未來幾天,我希望通過熱烈的討論激發新觀點、新設想。當然,我更期望能夠制定切實可行的規劃方案,保證民眾的安全和健康,不僅僅是絲綢之路的沿線民眾,而是全世界。(編譯:諶融)
本文作者為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