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阿聯酋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可稱得上是教科書式典范。阿聯酋國家領導人憑借其在國際關系領域的卓越遠見與能力,意識到中國的重要地位并與之建立合作關系,在實現了阿聯酋戰略利益的同時也造福于本國人民。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于2018年7月19日訪問阿聯酋,標志著兩國長達73年的戰略關系達到了新的高峰——這是中國在任國家主席首次訪問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也是習近平主席再次當選后的首次海外訪問。中阿兩國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旅游合作關系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堅實基礎之上。最為重要的是,這種關系能直接惠及阿聯酋人民,并有實際行動作為基礎。
就如所有的文化外交努力一樣,建立持久的文化關系是個曠日持久的工作。中國是阿布扎比國際書展的特邀嘉賓,而阿聯酋也吸引了許多渴望更多了解阿聯酋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的中國作家和知識分子。
7月17日至25日習近平主席訪阿期間,在薩迪亞特島燈塔舉辦的阿聯酋·中國周活動也體現兩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文化關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阿聯酋“國父”扎耶德總統的帶領下,阿聯酋已經成為中國與阿拉伯世界之間文化交流的樞紐。數家中國中心在阿聯酋拔地而起,成為中國和阿拉伯世界間的經濟和文化橋梁。
阿聯酋副總統、迪拜酋長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馬克圖姆在2008年訪問中國,阿布扎比王儲兼阿聯酋武裝部隊副總司令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分別在2002年、2012年和2015年訪問中國。這些交流互訪增進了兩國間的政治關系。習近平主席在評論中阿兩國關系時曾說過阿聯酋是一個友好國家,同中國懷有同樣的夢想,阿聯酋已經成為中國和阿拉伯國家相連接的重要橋梁。
兩國的經濟關系也非比尋常。中國是阿聯酋最大的經濟伙伴,每年貿易額達533億美元,兩年內實現增長80億美元。2011至2017年,貿易總額達到2450億美元,兩國官員互訪多達120次,共簽署了35項貿易合作協議。
阿聯酋是中國通向中東和非洲的貿易門戶,中國出口到海灣地區、非洲及東亞的貨物有七成需途徑阿聯酋。近30萬中國公民、4000家中國企業、300家貿易中介、5000個商標和15家機構在阿聯酋股票市場運作,另有817名中國投資者活躍在阿布扎比和迪拜股票市場,成交量高達9億迪拉姆。此外,中國在阿聯酋的大型投資項目也不一而足。
阿聯酋已經成為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重要樞紐,這進一步凸顯了阿聯酋在全球的地理優勢和獨特地位,能為阿聯酋人民帶來更大的經濟和發展利益。
在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下,迪拜環球港務集團的倫敦口岸在絲綢之路鐵路項目的終點段扮演著重要角色,屆時Gabal Ali港口吞吐量將提升至2200萬集裝箱。此外,阿聯酋也將參與中方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阿聯酋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也扮演著主要角色,未來幾十年間阿聯酋的國際貿易和投資中心的地位將因此進一步鞏固。
在旅游領域,每周有75架航班往返中阿兩國之間,每年有超過100萬的中國游客飛往阿聯酋旅游。在兩國取消入境簽證后,旅游人數可能提高到150萬。
若干年前,阿聯酋“國父”扎耶德總統奠定了兩國政治和文化外交的基石,其繼任者們憑借各自的智慧和遠見不斷對之加以鞏固并發展;若干年后,中阿間政治和經濟合作、良好的民間關系、旅游和教育項目開發、取消簽證限制等政治和文化外交豐碑印證了這一百年大計的非凡價值。
作者為阿萊茵新聞董事(al-ain.com)總經理 Khaled bin Dhai。本文最初發表于al-ain.com。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與中國日報和中國日報網無關。